A09:民生新闻
     
本版列表新闻
     
2013年06月05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防控PM2.5,要抓哪些“牛鼻子”?
姚丽萍
  今天是“世界环境日”,部分市人大代表上午调研本市PM2.5污染监测发布情况。在技术监测之外,有效防控PM2.5,还要抓哪些“牛鼻子”?

  春节放鞭炮是习俗,但这种习俗在“非常时期”加剧了PM2.5污染,危害公共健康和公共安全。数据显示,今年1-2月上海及周边地区出现连续多日雾霾天气,空气质量指数AQI最高达237,严重污染,其中首要污染物为细颗粒物PM2.5。而到了新年除夕和大年初四夜晚,全国多地PM2.5指数爆表,上海更是首当其冲。

  为此,市人大代表厉明提出书面意见,建议从源头上杜绝烟花爆竹之害,本市有必要像当年禁售毛蚶那样,颁布政令全面禁售烟花爆竹,继而在合适时机禁放。

  当前,导致大范围雾霾的直接原因是:不利气象条件。研究表明,未来雾霾将成为我国秋冬季节常见天气现象。

  “能否像防汛一样防控雾霾?特别是要建立雾霾气象健康服务平台,并将其纳入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市人大代表徐槟在书面意见中建议。目前,环保部门的答复显示,市环保局、市气象局将加强大气复合型污染物和雾、霾天气监测,完善空气质量监测网络;市卫生部门则将提升重污染天气的应对能力,开展气象健康服务平台的建设调研,试点室内空气PM2.5监测。

  本报记者 姚丽萍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综合新闻
   第A04版:评论·随笔
   第A05版:焦点
   第A06版:科教卫新闻
   第A07版:社会新闻
   第A08版:民生新闻
   第A09版:民生新闻
   第A10版:法治新闻
   第A11版:早间点击
   第A12版:中国新闻
   第A13版:国际新闻
   第A14版:广告
   第A15版:财经新闻
   第A16版:市民文化节
   第A17版:市民文化节
   第A18版:文娱新闻
   第A19版:文娱新闻
   第A20版:文娱新闻
   第A21版:体育新闻
   第A22版:体育新闻
   第A23版:体育新闻
   第A24版:科普教育/人才专版
   第A25版:长三角
   第A26版:社会·生活/长三角
   第A27版:长三角/文化·旅游
   第A28版:夜光杯
   第A29版:夜光杯
   第A30版:连载
   第A31版:阅读
   第A32版:目击
   第B01版:教育周刊
   第B02版:每周聚焦/教育周刊
   第B03版:教育周刊/课堂之外
   第B04版:升学指导/教育周刊
   第B05版:教育周刊/校园内外
   第B06版:升学指导/教育周刊
   第B07版:广告
   第B08版:人才周刊
   第B09版:人才周刊/招生留学
   第B10版:招生移民/人才周刊
   第B11版:汽车周刊
   第B12版:车界车市/汽车周刊
   第B13版:汽车周刊/车界车市
   第B14版:车界车市/汽车周刊
   第B15版:汽车周刊/汽车资讯
   第B16版:我爱我车/汽车周刊
交通噪声夜间未达标颗粒物浓度呈下降趋势
百户新装婚房可获室内空气免费检测
防控PM2.5,要抓哪些“牛鼻子”?
广告
新民晚报民生新闻A09防控PM2.5,要抓哪些“牛鼻子”? 2013-06-05 2 2013年06月05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