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神舟十号在轨飞行15天,有望创我国载人航天飞行时间新纪录
● 为天宫一号更换地板和密封圈,视情形对天宫一号作180度绕飞
● 微生物可能带来天宫一号舱内环境变化,任务面临新情况和风险
本报讯 (记者 姜燕) 今天17时38分,神舟十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飞行乘组由聂海胜、张晓光和王亚平(女)组成,聂海胜担任指令长。神舟十号将在轨飞行15天,与天宫一号两次交会对接,并将进行首次太空授课。与神八神九试验性飞行不同,神十将开创中国载人航天应用性飞行先河。
昨天15时,“天宫一号”与神舟十号载人飞行任务总指挥部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举行新闻发布会。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新闻发言人、中国载人航天新闻办公室副主任武平介绍了“神十”发射的具体情况和飞行任务。
飞行任务主要有四项:
■ 发射神舟十号飞船,为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在轨运营提供人员和物资天地往返运输服务,进一步考核交会对接技术和载人天地往返运输系统的功能性能;
■ 考核组合体对航天员生活、工作和健康的保障能力,及航天员执行飞行任务能力;
■ 进行航天员空间环境适应性和空间操作工效研究,开展空间科学实验和航天器在轨维修等试验,首次开展我国航天员太空授课活动;
■ 考核工程各系统执行飞行任务的功能、性能和系统间协调性。
武平介绍,本次飞行任务的性质是应用性飞行,将为在轨运行的天宫一号提供人员和物资运输服务,同时也更加注重为空间站建造积累经验。
神舟十号乘组依旧采取新老搭配男女组合的任务组织。曾在神舟六号中执行飞行任务的聂海胜担任指令长,张晓光配合指令长完成飞船驾驶、手控交会对接和飞船撤离等任务,女航天员王亚平将进行太空授课,成为中国第一位“太空教师”。
(相关报道见A4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