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当其时的会晤
中美元首会晤来得如此之快,出乎许多人的意料。时机,地点,形式,这都是一次特殊的会晤,堪称中美高层交往的创举。
时机特殊——美国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副会长、知名中国问题专家包道格发表文章《美中峰会:创造历史的时刻》,认为这次首脑会晤将讨论大格局问题,“重置”美中关系,并开启一个良好的建设性开端。
地点特殊——专家指出,这次中美元首会晤地点也非常特别,一方面是奥巴马从华盛顿飞到美国西海岸,另一方面是习近平在拉美三国之行后也飞抵有“美国通往亚洲的门户”之称的加州,既简化了外交礼节,又充分释放了中美致力于在亚太对话合作的积极信号。
形式特殊——美国智库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研究员格拉瑟说,习近平和奥巴马需要更长时间的双边会谈,而不只是在出席国际会议间隙交流20分钟。“这样一个不同寻常的安排,体现出美中关系的重要性,使双方有机会就广泛的议题进行讨论,探讨构建在互利互尊基础上的国与国新的合作模式。”
载入历史的会晤
这是历史性的一刻,是又一个载入中美关系史的特殊日子——
41年前,北京一个寒冷冬日,尼克松在机场主动向周恩来伸出手。尼克松激动地说:“我是跨越太平洋与中国人民握手。”
34年前,华盛顿同样寒冷的冬日,邓小平在白宫同卡特总统紧紧握手。邓小平意味深长地说:“现在两国人民都在握手。”
从1972年尼克松“破冰之旅”到之后历任美国总统访华,从1979年邓小平访美到1997年和2002年江泽民访美,再到2006年和2011年胡锦涛访美,从曾经几年一次会晤到一年多次相见,并经常就重大问题互通电话、互致信函,中美领导人接触交流越来越频繁,中美关系获得了长足发展。
如今,中美两国元首在安纳伯格庄园坦诚相见,习近平的“三问”凝聚了他对中美关系发展的战略性思考——“我们需要一个什么样的中美关系?中美应该进行什么样的合作来实现共赢?中美应该怎样携手合作来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
奥巴马指出,中国继续和平发展非常符合美国利益,如果中国成功,将促进世界经济发展,并使中国成为美国的平等伙伴,双方可以共同应对许多全球性挑战。美中合作而不对抗,就更有可能实现各自安全和繁荣的目标。
开辟未来的会晤
面对建设新型大国关系的历史性任务和一系列全球性挑战,中美两国任重道远——
“当前美中双方面临着把两国关系推向更高水平的独一无二机遇,我将致力于不错失这一良机。”奥巴马表示,“我们还有很多工作要做,不仅是今天和明天的讨论,未来的数天、数月、数年都要这么做。”
“新形势下,中美关系要进取、要发展;中美合作要开拓、要创新;中美两国要互尊、要包容。中美双方要始终从战略高度和长远角度出发,牢牢把握中美关系正确方向,一步一个脚印走出一条新型大国关系之路。”习近平说。 新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