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举目的主要是针对当下作品研讨会上的“一团和气”:十来个评论家受邀围成一桌,经常会碍于情面,对举办展览的画家进行过分吹捧。学界、专家甚至不少艺术家都对研讨会上的此类吹捧感到无趣又厌恶,媒体也曾多次批评过此类现象,但一坐进研讨的小房间里,面对同行、师长、朋友及利益相关方的“期待”,又会情不自禁地说违心话。
施大畏强调说,我们不提倡在小房间里盲目地吹嘘作品,那就让艺术权威们登上公共讲坛,说一说作品好在哪里,艺术家出色在哪里。把他们对艺术作品的专业解读传播到社会上,一方面能提高普通参观者的审美能力;另一方面也便于收集更真诚的批评和更广泛的反馈,这对艺术创作本身是可贵的。
6月29日上午10:30,在上海中国画院举行的《历久弥新——新民晚报艺术沙龙(春季)7人展》开幕式现场,朱敏、何曦、陈睿韬、丁蓓莉、庞飞、邵仄炯、施晓劼7位画家,将为观众讲述自己的创作体会,以开风气之先。
原湖北省文联主席、著名画家周韶华的画展开展在即,中华艺术宫计划邀请他来上第一课,让他将自己的创作思想在论坛、讲堂上与观众分享。今后开办各类画展时,专家研讨会将分为若干次公众讲座,讲座对象也可细化分层为普通参观者、美术专业学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