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外国语中学 初二
三年级起,拿出自己的压岁钱买500册精挑细选的新书参与文汇报举办的捐书助学活动,自此,每年五一前后,都向贫困地区学校捐赠书籍500册。六年来,累计捐赠图书达4000册,受到活动主办单位的表彰。今年,14岁的他,决定捐书1000册,包括心爱的198本收藏的连环画。
12 杨卿 男
上海中学 高二
今年2月,他作为发起人和主要负责人成立了上海高中生关爱留守儿童志愿者联盟,目前已有11所市重点高中参与,志愿者人数已达500人。每个学校的加入都要经过来回不断的交流和讨论。三月起,每2周会在徐家汇开展宣传活动。联盟已与安徽明光市十二所中小学取得联系,采用一对一的形式,与留守儿童进行书信交流。
13 穆嫣婷 女
浦东教院实验中学 初二
英语课代表,经常帮别人解答难题。每天比别人早到半小时来整理作业本。家里外婆手受伤时,她把饭菜端过去,吃完后收拾。小区有两位老人,孩子出国了,她教他们电脑上网和视频聊天,解决了思念之苦。楼上小妹妹得了恶性淋巴瘤,但家庭经济困难,她号召小区居民捐款,募得一万元。同时经常去陪她说说话,还帮她补课。
14 胡志文 男
长明中学 初二
今年5月12日,小胡走在路上,忽然听到有人大喊“救命!原来是一名十岁左右的女孩在水中拼命扑腾,眼看女孩因不识水性快要遭受灭项之灾,小胡二话不说,猛然跳入两米深的水中,用足全身力气将女孩拖到岸上。5月17日上午,女孩家长特带锦旗“奋不顾身显英雄,见义勇为于水中”和感谢信到校向小胡表示感谢。
15 孙思达 男
天山中学 高二
从小就跟母亲去专收脑瘫儿的致康幼儿园做义工,长大一点,单独去那里为孩子喂饭,以后带同学一起去。初一时正式做义工。陪护陕西孤儿军军在沪做兔唇手术,军军被收养后,还一直像哥哥一样去关爱他。后来到青聪泉康复中心为自闭症幼儿服务,为盲校儿童制作有声读物,担任橙色阳光志愿者服务队长时更扩大了服务。他会在路上帮拾废品老奶奶背大包,帮老爷爷推车过桥。
16 顾道铖 男
华阴小学 四年级
从一年级下半年起,和班级自闭症小朋友小姚结对,吃饭时帮他拿饭盒,上厕时帮他拉裤子,洗手,春游时带着他,大便拉在裤子里,又帮他擦,在大家帮助下,帮他打理干净。他情绪低落以为丢脸,小顾则尽力逗他开心,扮一个鬼脸,扭几下屁股,小姚智力低,功课跟不上,就尽力帮他,还陪他一起做小游戏。四年下来小姚进步越来越明显,家长也充满了信心。
17 董启睿 男
长宁实验小学 五年级
雅安地震,拿出压岁钱1000元,买了压缩饼干、毛毯等 八大箱物品,第一时间送到募集点。自制小单页“let's do someting to YAAN”到学校号召募捐,全校师生共捐赠了三十多箱物资,50多位师生参与。一年级时,发动全班40名同学和家长到徐家汇,开展“小小啄木鸟在行动”活动,现场找出市民的各种违章违规,不文明不礼貌的行为,并采取制止和帮助改正。
18 李孟飞 男
延安中学 高二
父亲好酒又多应酬,小李住宿舍,每晚9时半必给父亲去电,如不接就证明他醉了,提醒家里去接回来。上百个未接电话让父亲愧疚,毅然把酒戒了。他是宿舍长,同学晚上没盖好被会帮着盖好,天气变化会通知加减衣服。他还组织“八秒钟的美丽”即地上捡起废纸投入垃圾箱只需八秒活动,极有成果。新学期开始总是站在校门口帮新生拎行李,运动场上他是队医,运动员受伤第一反应是叫“飞哥”,如受伤重还会用担架抬伤员离场就医,被称为“蓝色天使之翼”。
19 张瑞琪 女
市卫生学校 高二
一入校,就参加学校闵行无偿献血志愿者服务队,用双休和节假日去闵行献血屋服务,达30余次,现己成为闵行无偿献血志愿者服务队队长,积极组织同学参加各类志愿者活动。其他队员有时不能参加活动,就主动放弃休息时间代替完成。
20 朱韵彦 女
青云中学 初三
“我一定要帮助她”,是刚进预备班看到脚残疾同学X时下的决心,四年来,她成了她的生活助理。陪她竞选大队部干部,军训三天,由于X不能参加活动,只能在宿舍,她每天不停穿梭于宿舍、食堂和大礼堂。还跟辅导员商量,让X在边上观摩,体验军训气氛。整整四年,每天早上早早来到学校楼梯处等她,为了让她的爸爸可以早点上班。帮她拎书包带上楼,中午帮她拿饭,饭后督促她吃药。
21 迪丽达尔·麦门 女
七宝中学 高一
在去年第2 0届温馨冬至夜晚会中,压轴的《校园拉丁舞》给现场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来自新疆能歌善舞的迪丽达尔担任编舞、领舞。由于队员们的舞蹈基础各有参差,表现力风格各异,要在一个月里练习纯熟,困难重重。那些日子,每天都能看到小迪带着队员练习的身影,小迪还手绘了队形变换环节和舞蹈动作发给队友。为了挤出时间,小迪不断调节时间,力求高效完成任务。还经常去阳光之家,闵行敬老院表演节目。
22 薛倩雯 女
迅行中学 初二
一个周末,小薛认识父亲是残疾人、母亲患心脏病的女孩时,女孩正在路边写作业,小薛决定帮助她:每周六到女孩家补课2个半小时,女孩原来不爱学习,在小薛的坚持下,也慢慢习惯了学习。女孩学习环境不好,小薛决定请女孩到自己家学习,以后每周六下午1点至晚上8点,两个女孩一起学习,还一起吃晚饭。小薛还组织班里同学一起给女孩补习。女孩的成绩大幅提高,从一年级时的不及格,到二年级的八九十分。成果显著。
23 张晟 女
奉贤中学 高三
把自己获得的6000元奖学金悉数捐助给云南红河需要帮助的学生。她经常为家庭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替父母分担家务,快到晚饭时间,见加班的父母还没回家,就自己动手做,去年还被评为上海市五好文明家庭。
24 葛嘉卉 女
久隆模范中学 高三
进入久隆七年来,每年大年初一,用自己的专长演奏琵琶给敬老院的孤老们带去欢乐。两个敬老院见证了她刚进预备班时的羞涩、到如今大方自如地组织节目的蜕变。从高一起,每周五下午到街道“阳光之家”服务与孩子们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动脑筋鼓励孩子学习,对所有学员的才艺,她都如数家珍。
25 钟淳容 男
同济中学 高一
2011年12月,小钟在报上看到贵州三个同学贫苦情况,决定帮助他们,从当月起,把每月的零花钱300元全部拿出来,通过邮局寄去,同时还寄了一箱学习用品及一封信。以后,每月按时汇款,每当给自己挑选书籍和学习用品时,不忘给贵州的三个小伙伴带上一份,集满一箱就寄去。
26 陈子奕 男
月浦实验学校 六年级
学校组织为身患重病的同学捐款,他拿出了积攒了好久,用洗碗、扫地换来的500元,并动员家人捐款,经过努力,以节约为本的奶奶拿出了500元,妈妈和爸爸也分别拿出了1000元,一共3000元。在泳池游泳时,看到打闹的小朋友不慎落水,在水池里扑腾了2下就往下沉,他立刻游过去,把小朋友拖上了岸,避免了意外的发生。
27 盛玺澄 女
青浦实验中学西部 初一
家里三个老人:爷爷、外公、外婆一起病了,小盛成了主力,穿梭于各个医院,她早已熟悉大部分医院的布局,也熟悉医院的入院手续,交押金等一系列流程。暑假和两位同学一起去位于长宁区的老师家学习长笛,天气炎热,书包沉重,她总是坚持送同学去乘回家的市郊长途车,自己再去人民广场上课,16次里送了15次。在为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筹集善款的义拍活动中,她捐出自己的作品参加义拍。
28 孙鑫 女
敬业中学 高二
家境贫困,仍然灿烂面对生活。自2007起,与一名社区独居残疾老人结对,对老人的要求总是有求必应,逢年过节,都会带上礼物,陪老人吃团圆饭。自初一起,加入上海市绿箱子环保公益计划与上海网络精度知识竞赛志愿者队伍。高中起组建精度和环保服务小队。
29 王宇扬 男
玉华中学 初二
班里公认的“活雷锋”,每天独自把全校报纸搬到团队办公室,再送往各层楼的班级。每天书包里带好剪刀、双面胶、订书机、创口贴等用品以备同学之需,每临近考试用自家打印机、A4纸打印复习资料分发给同学。远在湖南的外公病重,不顾春节买票难,一路站票奔赴湖南,始终在医院外公身边服侍,按摩腿脚、额头更换毛巾、喂水、翻身、一连多日,春节也不休息。与敬老院老人结对子,捶背、聊天、买水果营养品,从自己奖学金中拿出几百元资助云南贫困学生。
30 俞晨阳 男
中山北路一小 四年级
在家经常帮父母做事,尽力关心他们。邻居中有位90岁老太长卧床上,有一次钟点工不在,他闻到臭味,原来小便在床上,便叫妈妈一起帮她清理干净。小区车辆又多又乱,他便设计了“不超速行驶,不酒后驾车”等小标语贴在路旁。经常去启星学校教智障孩子折纸。有个同学特别顽皮,游戏时故意绊了他一脚,让他摔倒,鼻梁骨折,他不但原谅了同学,还教育他顽皮的后果多严重,让他有了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