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午8时07分,载着3名航天员的神舟十号返回舱在内蒙古中部草原“神十”任务主着陆场预定区域安全着陆。经过15天的太空之旅,3名航天员身体状况良好。打开舱门的那一刻,地面人员向3名航天英雄由衷地道出一声:“欢迎回家!”
1 主着陆场天气晴朗
今天早上,内蒙古四子王旗阿木古朗草原气象条件良好,天气晴朗,静候航天员归来。
上午7时17分许,神舟十号3名航天员在返回舱就位,穿好舱内气密服,返回舱舱门关闭,做好返回准备。
7时18分,神舟十号飞船完成第一次调姿,飞船在运行轨道上“横”了过来,轨道舱成功分离。
7时30分,飞船进入正常返回轨道。
7时31分,飞船完成第二次调姿,返回制动开始,推进舱发动机启动。飞船开始进入返回轨道。同时,地面搜救人员全部到位,直升机正在待命,等候神舟十号返回。
7时47分,神舟十号飞船返回舱与推进舱分离。
7时54分,飞船进入黑障区,与地面通讯短暂中断。进入黑障区前,三名航天员报告身体状况良好。通过可视光学设备,地面监控人员依然可以在屏幕上监测到神舟十号飞船返回舱的飞行情况。在屏幕上,返回舱像一颗闪亮的彗星,向主着陆场飞来。
7时57分左右,“神十”飞船返回舱飞出黑障区。
2 返回舱落在平坦草原上
飞出黑障区后,神舟十号飞船返回舱的身影出现在天空中。7时58分许,返回舱顶部的引导伞打开,随后减速伞张开,继而巨大的主伞在广袤的天空中展开它美丽的身姿,将急速下落的返回舱猛地牵住,高高地飘荡在草原上空。主伞成功打开,意味着航天员有了平安的保障。
主伞打开后,返回舱上方飘出一道白色烟雾,这是在释放剩余的推进剂即飞船燃料,避免着陆时发生危险。
8时07分,返回舱落到平坦的草原之上。与神舟九号返回舱落到一片丘陵地带相比,神舟十号返回舱的着陆地更方便搜救队实施搜救。不过,今天早上主着陆区预定区域的风力较大,主伞落到地面后,依然鼓胀,在风力的带动下,又将返回舱拖动了很远,地上拉出一条长长的痕迹。这令观看回归的人们着实为航天员们捏了一把汗,生怕航天员身体吃不消。但曾经乘“神九”执行过载人航天任务的航天员刘旺在央视直播间介绍,其实不会,倒是降落伞打开时,返回舱剧烈晃动,航天员感觉较不舒服。
8时13分左右,身着白色、蓝色和橙色制服的第一批搜救队员已经到达返回舱附近,进行开舱前的准备。现场工作人员在返回舱外围迅速拉起两道警戒线。前来观看盛事的牧民们也陆续驾着摩托车和汽车赶到返回舱附近。
3 “重力再适应”需要过程
8时20分许,一名身穿橙色制服的搜救队员蹲在侧倒的返回舱外,等待指令准备开门。得到指令后,他双手扳住舱门上的把手,用力将舱门成功打开。随后,他艰难地钻进舱内,可以看到舱内的空间非常狭小。
返回舱侧倒,舱体平躺,舱门接近地面,便于地面人员实施救援工作,但对航天员来说,感觉就不那么好了。他们原本是被绑在返回舱底部,舱体呈水平姿态后,他们像被挂在一面墙上。
舱门打开后,航天员们在15天后第一次直面地球人。刘旺说,那种感觉非常好。在舱门尚未打开时,他们在舱内能听到外面的人声,已经感到相当亲切和兴奋。
身着橙色制服的工作人员出舱后,一名身穿白色制服的医护人员进入舱内,舱外医护人员向舱内送入营养液,为航天员补充体力。
返回舱舱门打开后,工作人员要进行舱内气体采样,航天员在太空飞行15天,心血管刚适应失重环境,现在需要再适应。回到地面后,会出现心跳加速、出汗、轻微头晕、肢体抬不起来等状况,身体要经历“重力再适应”的过程,需要70分钟左右。
中国航天员中心首席医监医保医生李勇枝介绍,从返回舱落地到航天员出舱,第一要医学询问,检查身体,做出简单的身体判断;第二,要帮他们解开航天服周边的管线;第三,帮助航天员解开束缚带,帮他们把位置调整好;第四,在舱内进行重力再适应。
4 航天员先后顺利出舱
9时25分许,航天员聂海胜出现在舱门处,可以看到他在舱内活动了一下双臂。9时30分许,两名工作人员将一把白色座椅抬到舱门外约1米处。聂海胜右手扶住舱门,双腿先后出舱,然后双手伸出舱外,随后在舱外工作人员的扶助下,顺利出舱,看上去行动敏捷轻松。
此时,草原上阳光乍现,似乎也在迎接英雄凯旋。
大约4分钟后,“太空老师”王亚平出现在舱口。她手扶着舱门上部,双腿慢慢伸出舱外,看上去她的行动有些困难,腿部伸出时好像被卡了一下,并艰难地翻过身体,在两名工作人员的帮助下出舱。虽然出舱略有不顺,但她还是面带微笑,坐下来后轻拂了一下额前的头发。
9时40分许,张晓光出舱,他双手拉住舱门上方,身手矫健,几乎是跃出舱外。这也合乎他个性外向、开朗的一面。
3名航天员并排坐在返回舱边,手手相牵,向前来迎接他们的人们挥手致意。
与历次载人航天回归不同,这一次,牧民们还精心准备了一次“草原献礼”,3名身着民族盛装的蒙古族姑娘向3位航天英雄献上蓝色的彩带。
5 “回家的感觉真的很好”
随后,3名航天员分别发表“回家”感言。
聂海胜说:“这是我第二次执行载人任务归来,脚下这片土地,我很熟悉很亲切,回家的感觉真的很好。此时此刻我最想说的是,太空是我们的梦,祖国永远是我们的家。祝愿祖国更加繁荣昌盛,人民日子越来越好。”
张晓光说:“我很激动,感谢全国人民对我们的支持和关心。我觉得我们是追梦的人,也是圆梦的人,昨天我们追梦,今天我们实现了梦想,明天,我们又将追求新的开始。我们的航天梦永无止境,我们的奋斗永不停歇。”
王亚平说:“不知道大家对我上课的感觉怎么样?”得知效果非常好后,她笑着表示感谢,并愿“全国的青少年朋友们都有梦想,有梦想就能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