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5:社会与法
     
本版列表新闻
“修改婚姻法实施办法”立法建议在上海五年立法规划项目筛选中被否定,专家探讨如何既保障自由又防止“冲动”——~~~
“修改婚姻法实施办法”立法建议在上海五年立法规划项目筛选中被否定,专家探讨如何既保障自由又防止“冲动”——~~~
“修改婚姻法实施办法”立法建议在上海五年立法规划项目筛选中被否定,专家探讨如何既保障自由又防止“冲动”——~~~
     
2013年07月12日 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修改婚姻法实施办法”立法建议在上海五年立法规划项目筛选中被否定,专家探讨如何既保障自由又防止“冲动”——
舍“1年冷静期” 建登记预约制
姚丽萍
图CFP
  本报记者  姚丽萍

  “修改婚姻法实施办法,最大限度保护因婚外情导致离婚的无过错方利益,建议设定离婚前‘1年冷静期’。”——目前,对这个立法建议,在本市五年立法规划项目筛选中,无论是上海社科院,还是市法治研究会,都投了“反对票”。

  否定的关键原因在于,《婚姻法》是国家大法,修改制度设计,立法权在全国人大而非地方人大。虽被否定,但这一立法建议的社会关注度评估却高达95%。若“1年冷静期”入法,是会实现制度善意,还是会造成权力滥用?究竟该拿什么来维系婚姻,婚姻权利又该如何维护?记者采访婚姻问题专家、市婚姻登记管理处负责人陈占彪。

  “冷静1年”

  其间利弊难说

  你可以依法结婚,也可以依法离婚,这就是人们熟悉的“婚姻自由”。合法的婚姻,需要登记。登记有程序,在一些国家,离婚有“冷静期”,但不会长达“1年”。“1年冷静期,愿望虽然良好,但即便这个设想将来可能进入国家大法的视野,也不能不评估其立法后果。”陈占彪说,婚姻的实际状态,只有双方当事人最清楚,如果两个人真的没了感情,过不下去了,又不能尽快结束婚姻,而必须“冷静1年”,那么1年里可能发生的种种“意外伤害”就无法预期。

  在现实的婚姻中,婚外情为何发生,原因错综复杂。而且,是否因婚外情导致离婚,在司法实践中也很难确认——毕竟,“婚外情”跟“重婚”是两码事,一个较抽象、难认定;一个是很具体、好认定。如果一定要把属于情感、道德范畴的“婚外情”入法,造成的负面社会效果,未必小于它的积极意义——由国家强制力维持的“捆绑式婚姻”,究竟能带来多少幸福,还真不好说。

  是聚是散

  要靠“独立选择”

  目前,申城结婚、离婚的比例接近3:1。离婚率居高不下,不少人在一生中要经历不止一段婚姻。

  市婚姻登记管理处近3年统计数据显示,社会经济发展及转型期社会文化心理,对人们的婚恋观和实际婚姻状况产生不小的影响。过去3年,申城结婚登记分别为128532对、148095对、143819对;离婚登记分别为37738对、38850对、44364对。比较2010年、2011年、2012年婚姻登记状况可以发现,结婚登记数在2011年抬升后,2012年稍有回落,而离婚数则呈现逐年走高态势。

  人们离婚或者结婚,理由似乎呈现两极分化。被认为“异常离婚”的理由似乎很现实:为了买房,为了孩子读书,为了户籍……在这里,婚姻似乎被赋予不少“工具价值”,处于这种状态的婚姻也因此被称为“利益婚姻”——主导婚姻的是利益。

  与此相对,结婚的理由又似乎很“单纯”——只要遇到好日子,就要扎推结婚。10500对!2010年10月10日,市民政局婚姻登记管理处最终统计表明,这个“十全十美婚”创造了本市单日婚姻登记数的新纪录,也刷新了2008年8月8日“奥运婚”7189对、2009年9月9日“久久婚”8852对纪录。

  “美好数字”如此令人着迷,除了商家出于商业利益的炒作助推,是否也是因为结婚双方对自身状态缺乏掌控,更不能对未来婚姻充分预期的一种反应?而“扎堆”之后,闪婚闪离也就难免。事实上,截至今年初,“奥运婚”协议离婚数达到590对,“十全十美婚”协议离婚数则达367对。

  无论如何,社会经济发展,男女双方经济独立,使婚姻双方有了更大的选择空间。离开经济依附,“爱情、亲情、感情”成了维持婚姻的“硬道理”;当婚姻双方不能一起生活下去,结束没有质量的婚姻关系、选择“好离好散”,也是一种进步——是聚是散,都应该是婚姻双方当事人的“独立选择”。

  “预约登记”

  减少“冲动婚姻”

  在婚姻登记的实际操作中,怎样的制度设计,既能保障公民婚姻自由的权利,又不让“冲动婚姻”泛滥?

  目前,俄罗斯、中国香港等地实施婚姻预约登记。今后,在上海可能出现的一种情形是——到婚姻登记机关登记结婚、离婚,就好比到医院看病要预约一样。

  最近二三年来,本市三甲医院都实行了预约挂号。其好处是,病人不必把大量时间耗费在现场排队挂号上面,省时省力。这样的好处同样也可以作用于“婚姻登记”。

  过去几年里,因为好日子扎堆结婚,大队人马半夜三更就到婚姻登记机构排队登记,场面壮观,可也让准新人们大呼“吃不消”。因为人多,颁证仪式也草草过个场,几对甚至十几对新人一起颁证,根本无法像平时那样庄重地“一对一”。

  如果尝试婚姻登记预约制度,不但可以分流“扎堆结婚”,提高婚姻登记质量,更能减少“冲动结婚”和“冲动离婚”。今后,再出现因为吃梨还是吃苹果而意见不合的“80后”“90后”夫妻,就算要一拍两散,也因为有了“预约制度”而不能立马说散就散。冷静一两天,或许就能挽回尚未破裂的婚姻。

  如何预约?全市有18个婚姻登记机构,根据日登记平均数核定每天预约量,无论电话预约还是网上预约,结婚也好,离婚也罢,人们都能准确知晓自己的登记时间。

  更重要的是,在婚姻预约登记后,面对离婚,婚姻登记机构提供的“劝和”公益服务,并非“力劝”双方当事人“不要离婚”,而是着力于如何让当事人“好离好散”——既然破裂的婚姻无法挽回,既然有那么多的利益要分割,大家就要学会克制,不必在分手的时候还要“撕破脸”“打破头”。

  “劝和”,其实就是婚姻家庭教育的一部分。婚姻是什么、家庭是什么、如何学会在婚姻中成长,原本就是“成长教育”的一部分。“这样的‘成长教育’,我们几乎是空白。不少人对于婚姻中各种问题的处置缺乏预期,一旦面对婚姻状态的变动,常会不知所措。”陈占彪说,婚姻登记机关仅仅是“确认”婚姻状态、履行法定程序的行政部门,承担“婚姻辅导”已是末端辅助,“婚姻家庭教育”应该成为学校教育、社区教育的一部分。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综合新闻
   第A04版:焦点
   第A05版:评论·随笔
   第A06版:综合新闻
   第A07版:特别报道
   第A08版:民生新闻
   第A09版:科教卫新闻
   第A10版:社会新闻
   第A11版:法治新闻
   第A12版:早间点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目击
   第A17版:文娱新闻
   第A18版:文娱新闻
   第A19版:文娱新闻
   第A20版:体育新闻
   第A21版:体育新闻
   第A22版:广告
   第A23版:财经新闻
   第A24版:广告
   第A25版:社会与法
   第A26版:时事热议/社会与法
   第A27版:社会与法/东方大律师
   第A28版:夜光杯
   第A29版:夜光杯
   第A30版:连载
   第A31版:阅读
   第A32版:广告
   第B01版:陆家嘴金融城
   第B02版:热点解读/陆家嘴金融城
   第B03版:陆家嘴金融城/热点解读
   第B04版:世经经纬/陆家嘴金融城
   第B05版:陆家嘴金融城/理念分享/公司探营
   第B06版:股市大势/陆家嘴金融城
   第B07版:陆家嘴金融城/基金纵横
   第B08版:金融天地/陆家嘴金融城
   第B09版:金融天地/陆家嘴金融城
   第B10版:彩票世界/升值空间陆家嘴金融城
   第B11版:陆家嘴金融城/城里城外
   第B12版:网上网下/陆家嘴金融城
   第B13版:民生上海
   第B14版:品质嘉定 美丽新城
   第B15版:品质嘉定 美丽新城
   第B16版:民生上海
   第B17版:家庭周刊
   第B18版:女性世界/家庭周刊
   第B19版:首届上海荷花展特刊
   第B20版:上海人家/家庭周刊
   第B21版:现代家居
   第B22版:实用谋划/现代家居
   第B23版:艺术家具专版
   第B24版:家装之窗
   第B25版:好吃周刊
   第B26版:美食物语/好吃周刊
   第B27版:好吃周刊/我家厨房
   第B28版:吃遍中国/好吃周刊
   第B29版:好吃周刊/美食大观
   第B30版:优游食林/好吃周刊
   第B31版:广告
   第B32版:家装专版
   第C01版:新尚
   第C02版:人物
   第C03版:妆容
   第C04版:名品
   第C05版:秀场
   第C06版:摩登
   第C07版:星潮
   第C08版:大牌
舍“1年冷静期” 建登记预约制
本期导读
广告
新民晚报社会与法A25舍“1年冷静期” 建登记预约制 2013-07-12 2 2013年07月12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