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次,中国上榜公司排名靠前的公司,行业集中于金融、石油,如最赚钱的50家公司中,中国只有8家,这8家公司中5家是银行。而美国有21家公司上榜,除了埃克森美孚、雪佛龙、康菲石油等石油公司,摩根大通、富国银行等银行,还有苹果、房利美、沃尔玛、微软、IBM、伯克希尔哈撒韦、辉瑞制药、通用电气、英特尔、可口可乐、菲利普莫里斯国际公司等。显然,美国优秀公司行业分布很广泛,特别是消费、科技等行业优秀公司数量远多于中国。
21家美国最赚钱的公司,净利润合计3543.7亿美元,扣除埃克森美孚、雪佛龙、康菲石油、摩根大通、富国银行这5家公司,16家公司净利润总额2347.02亿美元。而中国8家公司净利润合计1651.37亿美元。就是说,美国消费、科技类公司的利润总额还是超过中国银行、能源公司的利润。可以说,中国企业与美国企业最大的差距在于科技和娱乐消费类。世界500强上榜的中国企业,科技类公司只有华为、联想等几家,消费类公司只有今年首次上榜的百联集团,文化传播类公司几乎没有。
美国上榜公司中,科技类公司有苹果、IBM,ADM、微软、戴尔、英特尔、甲骨文等,消费类公司更多,有零售企业沃尔玛、大众超级市场公司、梅西百货以及网络购物公司亚马逊,还有食品饮料百事公司、可口可乐、麦当劳、好事达等,文化娱乐方面有华特迪士尼、新闻集团、时代华纳等等。
消费、科技类大公司的缺失,是造成中美公司500强数量差异的主要原因,中国要有更多企业进世界500强,这两大行业需要有更多的大公司。美国这两大行业公司数量远远多于金融、能源公司,而中国企业的利润集中于银行,上榜的9家商业银行占据了所有89家公司利润总额的55.2%,存在严重的结构失衡。美国有8家商业银行上榜,利润则仅为其所有上榜公司利润的11.9%。
我们还可以对比中美上榜的金融企业利润占上榜所有公司利润的情况:中国大陆金融业共有13家公司上榜,利润占比为56.5%;美国金融业共有27家上榜,利润占比仅为25.9%。这一现象显示中国大陆的金融业似乎比美国更发达,金融本是服务于实体经济,过度的金融化可能是值得警惕的现象。
与此同时,今年《财富》世界500强的总杠杆率为8.35倍(以总资产除以总股东权益),美国企业总体为6.65倍,中国大陆企业总体为8.67倍。剔除掉金融企业,中国的非金融上榜企业的杠杆率为4.42倍,而美国同行则仅2.79倍。看来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美国公司确实在去杠杆化,而中国大陆公司则仍然保持着高杠杆率。这是中国企业存在的另一个问题,中国企业也需要去杠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