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3:综合新闻
     
本版列表新闻
~~~——“80后”小伙顾霖全职志愿服务打造“养老梦”
~~~——“80后”小伙顾霖全职志愿服务打造“养老梦”
~~~——“80后”小伙顾霖全职志愿服务打造“养老梦”
~~~——“80后”小伙顾霖全职志愿服务打造“养老梦”
     
2013年07月12日 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命运把我和老人们联系在一起
——“80后”小伙顾霖全职志愿服务打造“养老梦”
徐轶汝
■在“老宝贝俱乐部”,顾霖指导老人用电脑 本报记者 陈梦泽 摄
  人物小传

  “80后”小伙子顾霖,2009年开始全职从事为老志愿服务。2010年5月,拥有178名注册志愿者的“上海长寿敬老志愿者指导中心”注册成功。顾霖和志愿者们运作了“老年爱耳大行动”、普陀区适老性住房改造项目的统筹评估、长寿“老宝贝俱乐部”等项目。顾霖曾获“全国优秀青年志愿者”、“上海十大杰出青年志愿者”称号。

  人生“结构转型”

  2003年,我大学毕业后来到上海寻求发展。2007年,公司承接了静安区一家养老院助餐点的管理,我被派去负责统计和物流。从那时起,命运把我和老人们紧紧联系在一起。

  前两年我工作压力很大。可一旦进入老人的圈子,我感觉整个人都慢了下来。我看到老夫妇手牵手来吃饭,老奶奶把老爷爷当小孩一样宠爱。对他们来说,生活很简单。

  和老人们待久了,我发现他们最需要的是陪伴。所以,我开始利用双休日,约几个朋友,带上水果,到养老院陪老人聊天。后来我们尝试在网上招募志同道合的朋友,服务点从一个发展到10个。这些年,我们的志愿者开展各类孝亲敬老活动800多场,受益老人近10万。我记得,为了给一位喜欢唱戏的阿婆办“个人演唱会”,一名女志愿者自告奋勇担任化妆师,有两名白领自己出钱借来两套戏服,还有人开着电瓶车搬来一台流动音响。

  我们要为老人们提供怎样的服务?我确定了两条原则,一是必须从老人的需求出发。不能允许这样的情况发生:一场活动下来,志愿者获得的荣誉、名声反倒超过老人获得的实际帮助;二是从志愿者的特长出发。比如一个口腔护理专业的大学生,与其让她去给老人端茶送水,不如请她给老人讲口腔知识。志愿者不是免费的“临时工”。

  2009年,志愿者已经有80多个,我感到精力有限,老板也嫌我“不务正业”,所以我提出了辞职。我和妻子商量,看来我的人生目标要“结构转型”了,接下来的30年到退休,我当敬老志愿者,行不行?我骗父母说找了一份事业单位的工作,他们看我老跑养老院,还以为真是那么回事(笑)。

  创新为老服务

  2010年,在街道民间组织服务中心的牵线搭桥下,“上海长寿敬老志愿者指导中心”注册成功。

  我们要运作什么样的为老项目?四个字:“前无古人”。我们用整整一年时间,走访了100个社区,为2000名老人做了听力检测。2011年的“老年爱耳大行动”只花了2万元,效果却很好。检测报告的数据被国家卫生部和残联共同发起的“畅听未来·中国耳聋防治五年计划”所引用。我们在这个项目中整合了各种资源,最关键的还是来自志愿者,她是一家医疗机械公司的翻译,跟同事分享志愿经历时引起了两位外籍听力检测师的兴趣,提议为老人做免费听力测试。

  去年3月,由长寿路街道购买服务,委托我们敬老志愿者指导中心管理的“老宝贝俱乐部”正式运营。一年后有会员近700名,每天的人流量在200人次。老人们在这个500多平方米的老年日托性质的活动场所里学电脑、听戏剧、打乒乓、看电影,享受到社区养老的福利。

  去年我们承接了普陀区87户适老性住房改造项目的统筹评估。我就“见缝插针”安排志愿者为老人搬家、刷墙、打扫卫生。有些志愿者开着宝马车来,进了门也不多话,工作服一穿就开始干活。

  选择就要做好

  这些年,我被问的最多的是,你这么年轻,为什么要去做“没钱赚”的公益组织?也有企业高薪挖我,被我拒绝了。人一辈子精力有限,我在三十而立之年选择了“公益敬老”的道路,只想把这一件事情做好。

  最近,我们正在探索一个针对“失智老人”的服务项目:在老年痴呆症出现的前期,通过提前介入来延缓病症的发展。我们拜访了几家正在做类似服务的社会组织,目前还没有找到较为实际的方法。风险是必然存在的,但这也是社会组织存在的意义,无论成功还是失败,总要有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同题问答

  Q:请用一句话讲述你理解的“中国梦”?

  A:我对自己的状态挺满意。个人的梦想,就是继续我的为老志愿服务,最好能坚持到60岁。至于做成什么样,做多大,没想过。

  Q:在你的创业路上对你帮助最大的人是谁?

  A:可爱的志愿者们。每当我在前进道路上遇到坎儿,他们就会在后头推我一把。能够取得这些成绩,并非是我带着志愿者,而是志愿者推着我往前走。

  Q:你的下一个梦想是什么?

  A:最朴实的想法是,再让我“对付”几年就行(笑)。我一个人能力有限,希望能找一些志同道合的人,一起把这个机构继续“对付”下去。   本报记者  徐轶汝  采访整理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综合新闻
   第A04版:焦点
   第A05版:评论·随笔
   第A06版:综合新闻
   第A07版:特别报道
   第A08版:民生新闻
   第A09版:科教卫新闻
   第A10版:社会新闻
   第A11版:法治新闻
   第A12版:早间点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目击
   第A17版:文娱新闻
   第A18版:文娱新闻
   第A19版:文娱新闻
   第A20版:体育新闻
   第A21版:体育新闻
   第A22版:广告
   第A23版:财经新闻
   第A24版:广告
   第A25版:社会与法
   第A26版:时事热议/社会与法
   第A27版:社会与法/东方大律师
   第A28版:夜光杯
   第A29版:夜光杯
   第A30版:连载
   第A31版:阅读
   第A32版:广告
   第B01版:陆家嘴金融城
   第B02版:热点解读/陆家嘴金融城
   第B03版:陆家嘴金融城/热点解读
   第B04版:世经经纬/陆家嘴金融城
   第B05版:陆家嘴金融城/理念分享/公司探营
   第B06版:股市大势/陆家嘴金融城
   第B07版:陆家嘴金融城/基金纵横
   第B08版:金融天地/陆家嘴金融城
   第B09版:金融天地/陆家嘴金融城
   第B10版:彩票世界/升值空间陆家嘴金融城
   第B11版:陆家嘴金融城/城里城外
   第B12版:网上网下/陆家嘴金融城
   第B13版:民生上海
   第B14版:品质嘉定 美丽新城
   第B15版:品质嘉定 美丽新城
   第B16版:民生上海
   第B17版:家庭周刊
   第B18版:女性世界/家庭周刊
   第B19版:首届上海荷花展特刊
   第B20版:上海人家/家庭周刊
   第B21版:现代家居
   第B22版:实用谋划/现代家居
   第B23版:艺术家具专版
   第B24版:家装之窗
   第B25版:好吃周刊
   第B26版:美食物语/好吃周刊
   第B27版:好吃周刊/我家厨房
   第B28版:吃遍中国/好吃周刊
   第B29版:好吃周刊/美食大观
   第B30版:优游食林/好吃周刊
   第B31版:广告
   第B32版:家装专版
   第C01版:新尚
   第C02版:人物
   第C03版:妆容
   第C04版:名品
   第C05版:秀场
   第C06版:摩登
   第C07版:星潮
   第C08版:大牌
命运把我和老人们联系在一起
找准“四风”问题 敢于动真碰硬
《血液与生活》创刊
广告
新民晚报综合新闻A03命运把我和老人们联系在一起 2013-07-12 2 2013年07月12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