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职场大多数人来说,工作内容中最鸡肋最没有效率的事件之一就是开会。根据最新的google搜寻结果,“无聊会议”和“不想开会”分别有1270万笔和737笔的抱怨和怒吼,难怪有本《FASTCOMPANY》的杂志将他们的会议室取名“jail”(监狱),并标明“justvisiting”(不宜久留)。
总有一些会议让你百无聊赖到打瞌睡、刷微博玩找你妹;总有一些会议的意义让你觉得无非就是需要出个身体坐在那儿,一般这种会议都是人数众多的会议,会议议程是单向的,可能是宣传公司新的企业文化,也可能是动员大会,反正台上放着内容不吸引人的PPT或视频,台下众人百相,跷起二郎腿的、沉默的、发呆的、喝茶的、聊天的,就等会议散场。
真正解决问题的都是人数较少的会议。而解决问题之前,总少不了见识各利益相关部门自扫门前雪的功夫和免不了互相推诿、扯皮的过程,有时候一场会议犹如看不见硝烟的战场,个性鲁莽冲动的,往往唇枪舌剑争得面红耳赤;道行深的则老谋深算,步步为营。都说屁股的位置决定脑袋的位置,职场所处的位置决定了思维方式,你永远捍卫的是自己的权益。
看到这里,千万不要以为开会这件事是职场人都深恶痛绝的。当越来越多的工作是由团队进行的,开会确实成为一个完成多数重要工作的必要场合。领导通常都是在会议中布置任务,阐述观点,总结工作。当会议的召集人是你的领导,领导的开会风格决定了整个会议的风格。遇上喜欢12345把问题一下子亮出来,然后逐条解决的领导,那绝对是你的运气了,整个会议将变得超级有效率,速战速决领了任务回来就是。遇上把开会当作是个人演讲,喜欢由此及彼,能从全球金融危机谈到员工工作效率这种发散性思维的领导,你就更不得不集中注意力,从海量信息中自己提炼要领,领会会议精神了。如果遇上喜欢头脑风暴,会议气氛活跃的领导,呆坐在那里当闷葫芦显然是不行的,你得事先做好发言的准备。敢发言时第一步,能把意思表达清楚是第二步,发言生动有趣那就是最高境界了。当然,如果基础没有打好就想自由发挥,出丑的可能性还是很大的。
当然如果摒弃“放下工作去开会”这种想法,把会议看成是工作本身的一部分,吐槽归吐槽,职场人就能更客观地对待开会这件事了。 陈雅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