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我知道了,秋霞圃是让游客“品”,看是有限的。海阔天高,古往今来,谈兴应是浓郁热烈。不经意间,春华兄突然起来和一位清癯瘦长的老者打招呼,并恭敬地叫他“周伯伯”。待其离去,他才告诉我们:周伯伯抗战时在重庆和郭沫若坐在一个办公室里。我当时震惊了:怎么随随便便就见到了这样一位颇有资历的文化老人呢?
嘉定文化底蕴深厚,人才渊薮,由此可见一斑。后来与嘉定熟稔了,认识更多的人,知道嘉定有个作家群,而其中的赵春华、赖云青、戴达、张旻、戴臻、魏滨海、龚静都是教师或做过教师。赖云青老师曾经还是嘉定一中语文教研组组长——嘉定一中是上海名校,培养了难以计数的人才。
“教化嘉定”固然是由来已久,更可贵的是如今嘉定重学建学之风日盛。改革开放领风气之先的嘉定把教育放在了非常的位置。作为一种战略:嘉定要建设长三角综合性节点城市。随之而来的问题也就产生了,到时如何应对城市运转的需要?
嘉定人自是明白:关键在人才,基础在教育。本来,嘉定教育就以“传承教化之风,镕铸品质教育”为工作理念,兼之“做强核心区、优化两翼、提升北部”的工作策略,把提升教育品质作为核心工作,使创新教育公共服务机制和优化教育资源配置作为保障措施,实现教育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市郊领先。
“十二五”以来,嘉定区实施了“一核两翼教育资源配置”工程,在嘉定新城主城区打造一批高品质学校,并充分发挥优质教育资源的示范引领和辐射作用,优质教育资源总量明显提升,最大程度地满足适龄儿童的入园入学需求。
2010年,华师大二附中在嘉定区承办民办嘉定新城初级中学(后改名为民办华二初级中学);2011年,交大附中嘉定分校正式招生;2012年,交大附中嘉定分校校园落成启用。随后,德富路学校是新城第一所开办的公建配套学校。学校聘请了上海市特级校长、上海市名校长基地主持人、徐汇区向阳小学校长洪雨露领衔的专家团队前来指导。不久,新城幼儿园签约仪式举行,这标志着中福会新城幼儿园将正式入驻。
教育人才激励保障工作也不断加强。交大附中嘉定分校部分教师得到了区优秀人才住房配售政策支持,华二初级中学吸引了一批优秀的大学本科和研究生毕业生,青年教师队伍中也不乏毕业于清华、北大、华师大等名校,高级人才在郊区新城扎下了根。
“教化嘉定”谱新篇,未来的嘉定不仅宜居还“宜学”。
本报记者 朱全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