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17:家庭周刊
     
本版列表新闻
     
2013年07月12日 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母爱如山
韩妈妈与她的儿女们
王成
▲韩雅琴带着她的孩子们给一直关心他们的山西省高院送来锦旗
▲韩雅琴和相关领导看望剧组人员
▲韩雅琴看望服刑的儿女们
  ◆王成

  今年10月1日,电影《韩妈妈与她的儿女们》将在全国公映。电影中的真实原型就是今年75岁的韩雅琴,她曾是一个穷困潦倒的下岗女工,却在中年时突然发家,富甲一方,她拥有18个企业,六个农场,涉及五大行业,每年纳税500多万。然而她最引人注目的不是庞大的家业,而是她用伟大的慈母情怀和坚韧不拔的毅力,收留帮扶583名刑释解教人员,使他们重新回归社会。

  1  被早点摊改变人生

  “我叫韩雅琴,是583个孩子的妈妈,这583个孩子给我带来欢乐,我给这些孩子一个温暖的家,我是世界上最幸福的妈妈。”韩雅琴的583个孩子来自全国各地,年龄跨度也极大,最大的82岁,最小的才13岁,却都出自同一个地方———监狱。他们都是刑满释放人员,而韩雅琴给了他们一个共同的家。 

  1983年6月,山西省太原市第十三冶金建筑公司(以下简称十三冶)进行企业分流,一部分职工离开这个国企自谋生路,韩雅琴便是其中之一。从铁饭碗变成了泥饭碗,韩雅琴没有消沉,而是雄心勃勃地带着43名姐妹成立了一个建筑队。她带领大家先是花了两个月时间替一家医院盖了一个太平间,赚了3000元,没过多久又在原单位的帮助下建成了几个活动板房,开始卖早点。 

  1983年11月21日,是一个寒风凛冽的清晨,太原某大街的一个早点摊的食客们或许并没在意,就在他们的周围,有几个半大小伙子注意这个早点摊很久了,而他们刚刚从少管所出来。待一位顾客刚刚起身,他们迅速跑上前去吃光别人剩下的油条和老豆腐。 

  几个小时后,他们再次出现。不过这一次不是来讨吃的,而是抢着刷锅洗碗,忙得不亦乐乎。韩雅琴一下子慌了神,急忙把这些来路不明的小家伙往外赶。为首的一名少年向其他3人使了一个眼色,4人齐刷刷地跪在了她的面前:“阿姨,收下我们吧,我们什么活儿都能干。”一问方知,这4人都刚从劳教所出来,有的父母去世,有的父母离异,基本无家可归,晚上全睡在水泥管里。 

  见韩雅琴没有马上表态,为首的少年突然说:“您要是不收留我们,我们马上拿砖头砸银行的玻璃,这样就能再被抓进去,至少不会饿死。”这话深深震撼了韩雅琴,几经权衡,她终于点了点头,而那4名少年随即“妈妈”、“妈妈”地叫个不停。带头认妈妈的那个孩子叫王岳虎,当时年仅17岁,在一次打架中将别人打进了医院,将自己打进了劳教所,一住三年。 

  当晚,4个孩子便寄宿在早餐店里,第二天,王岳虎又带来5名小兄弟,又是齐刷刷地跪成一片,在一伙人“谁不听韩妈妈的话,天打五雷轰”的发誓中,韩雅琴觉得进退两难,但还是点了点头。 

  韩雅琴收容刑释解教人员的事情在周边传开后,登门跪地叫“韩妈妈”的情景便屡屡发生,韩雅琴的“儿女”们也越来越多,到1985年已收留50多人。好在当时她已成立了英辉建筑安装公司,自己建了一栋房子,作为这些孩子们的栖身之所。韩雅琴不允许孩子们夜间外出,不仅担心他们的安全,更害怕他们学坏。她晚上都会和孩子们呆在一起,经常出现的场面是,孩子们挤在韩雅琴的身旁静静地听她讲故事,或者看她缝补衣服。 

  看到母亲整日和这些刑释解教人员在一起,当警察的二儿子王辉很为母亲担心。很多个晚上,王辉都要到母亲的楼下转一转,他生恐那些人会因一时情绪冲动对妈妈造成伤害。

  2  一部《弟子规》治“全家”

  十三冶居民小区煤气改造,各家各户拆了炉灶,堆下大量砖头。韩雅琴带着一帮孩子义务把这些砖头收集起来,又一块一块铺在马路上。一干就是半年,小区里的土路硬生生被他们硬化了出来。十三冶公司领导为之感动,主动奖励韩雅琴6万元予以补偿。这笔钱成了她发展壮大安置帮教事业的基础。孩子们也逐渐明白“靠劳动吃饭”才是硬道理。 

  为了让这些孩子真正重新站起来,韩雅琴根据一些孩子的特长,组成了建筑队、装修队、开了饭店、旅馆等。眼看着孩子们都有了工作,2002年,太原市为了美化环境进行“六项治理”。这样,韩雅琴的企业竟有10个在拆迁范围之内,直接经济损失在320万元。这就意味着,韩雅琴的孩子们不但失去了工作,就连住的地方都没有了,孩子们急红了眼,要去拼命,要知道这些孩子大都是昔日的“江湖名角”,他们处理问题他们有自己的办法。深明大义的韩雅琴给他们讲道理,安抚这些红了眼的孩子们。 

  偏偏在这时,韩雅琴在太原市委宣传部工作的大儿子,患重病住进了医院。此前家人一直没有告诉她儿子的病情,当她得知情况的时候,大儿子的生命已经走到了尽头。 

  没来得及抚平失子之痛,回头看看那些等待着自己安排的孩子们,当时已66岁的韩雅琴擦干了眼泪,开始了第二次创业。她把目光转向了农村,最终选定在太原以北20公里的一个小山坳里安家。韩雅琴承包了这个小山坳里的50亩地,把100多个儿子全从太原市区带到了这里,建了一个农场和砖瓦厂。韩雅琴带着她的“孩子”们种果树,建蔬菜大棚。在她的脑子里,帮教这些刑释解教人员最好的办法就是让他们劳动。 

  古人称“半部论语治天下”,而韩雅琴则是“一部《弟子规》治‘全家’”。“凡是到我这儿来的,不背《弟子规》就不给分配工作。”对于这些刑释人员,除了劳动和背书,韩雅琴还有一招:骂。不过她的孩子们还真服她这招,气势汹汹的责骂对他们而言已是家常便饭。有时候,韩雅琴甚至还会打人。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教授周孝正赞其“刚柔并济,有魅力,有侠气”。 

  韩雅琴常说,家有千亩地,不如自己有手艺。她决定送“大儿子”二虎去学烹饪。借了2000元交了学费,不曾想二虎很快就回家了,说“自己坐不住,不想学”。韩雅琴听了这话,顿时火起,她抄起挂在墙上的鸡毛掸,朝二虎劈头盖脸抽了过去。她边打边流着泪,二虎从此用心学习,烹饪技艺增长很快。后来韩雅琴把一个大排档交给他经营,二虎把饭店经营得红红火火,并在当地烹饪大赛中获得“明星”称号。 

  韩雅琴对待这些迷途知返的儿女们宽严相济,很懂得呵护他们的自尊心,鼓励他们发挥特长。李海峰是韩雅琴的第256号“儿子”,他过去喜欢赌博,打起架来不要命。韩雅琴从以前的监狱管教那里得知,李海峰有一个爱好,喜欢搞易拉罐艺术创作。李海峰被老妈的一片慈母心感化,他专心搞起易拉罐创作,并很快搞出了名堂,作品在市场上挺受欢迎。

  3  深情叫您一声妈妈

  有583个儿女,就有583个感人的故事。韩雅琴深信,每帮助一个失足青年重新走向人生,就会给社会减少一份负担,给国家多增添一份安定。 

  在某监狱,张某躺在床上不能站立。因为犯罪,身为军人的父亲与他断绝父子关系。张某陷入绝望。张某以儿子的名义给韩雅琴发出第一封信。韩妈妈很快复信,并把一个月的426元工资全部寄给他,还发动周围人寄信安慰他。此后,一封封来自韩妈妈的信件,成了张某唯一的精神支柱。 

  前来“认妈妈”的“儿子”阎建国,一脸胡须,满面沧桑,当时已经67岁,比韩雅琴还大一岁。他16岁时受继母殴打而流浪社会,之后八次入狱,在高墙内度过了51年。“你比我大一岁,千万不能叫妈,要不,叫姐姐也行!”“我一定要叫您妈妈,我一辈子没母爱,叫妈妈我心里温暖……”现在的阎建国不但有一个安定的家,而且还有一份稳定的工作。 

  湖北省武汉市的万凤,一次偶然的失足让她走上了吸毒的可怕道路,已有12年的吸毒史,万凤的父母将她送到韩雅琴这里。为了让万凤彻底摆脱毒瘾,韩雅琴当着万凤的父母宣布了两条“规矩”:一条是让其父母断其财路;二是把万凤安置到农场不准“下山”断其货路。这两条“规矩”为万凤顺利戒毒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经过一段时间的隔离调适,万凤成功地告别了毒瘾,并在韩雅琴的安排下当上了白云酒楼的餐饮部经理。 

  在亲生子女们眼里,韩雅琴是一个忽视子女的“坏妈妈”。韩雅琴的亲女儿王英逢年过节回娘家,总会吃个闭门羹,因为自己的妈妈都去监狱里看那些她眼中的“坏孩子”了,王英多次抗议“为什么他们要来抢我的母爱”,却遭到韩雅琴以“你有很多人疼,他们无人关心”驳斥,王英说“我只是个普通人,没有我妈那么伟大”。韩雅琴的亲孙女王海莲对奶奶也是一肚子的怨言:“我回家连口热饭都没得吃,也没人管我,感觉这不是我的家。” 

  这些年,韩雅琴获得了大量的殊荣,不过这些对于这样一个经历甚广的古稀老人来说,完全不重要。时至今日,韩雅琴依然每天晚上12时睡觉,早上6时起床,她想做的,还和30年前一样,为儿女们生活奔波,呼吁全社会关注他们。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综合新闻
   第A04版:焦点
   第A05版:评论·随笔
   第A06版:综合新闻
   第A07版:特别报道
   第A08版:民生新闻
   第A09版:科教卫新闻
   第A10版:社会新闻
   第A11版:法治新闻
   第A12版:早间点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目击
   第A17版:文娱新闻
   第A18版:文娱新闻
   第A19版:文娱新闻
   第A20版:体育新闻
   第A21版:体育新闻
   第A22版:广告
   第A23版:财经新闻
   第A24版:广告
   第A25版:社会与法
   第A26版:时事热议/社会与法
   第A27版:社会与法/东方大律师
   第A28版:夜光杯
   第A29版:夜光杯
   第A30版:连载
   第A31版:阅读
   第A32版:广告
   第B01版:陆家嘴金融城
   第B02版:热点解读/陆家嘴金融城
   第B03版:陆家嘴金融城/热点解读
   第B04版:世经经纬/陆家嘴金融城
   第B05版:陆家嘴金融城/理念分享/公司探营
   第B06版:股市大势/陆家嘴金融城
   第B07版:陆家嘴金融城/基金纵横
   第B08版:金融天地/陆家嘴金融城
   第B09版:金融天地/陆家嘴金融城
   第B10版:彩票世界/升值空间陆家嘴金融城
   第B11版:陆家嘴金融城/城里城外
   第B12版:网上网下/陆家嘴金融城
   第B13版:民生上海
   第B14版:品质嘉定 美丽新城
   第B15版:品质嘉定 美丽新城
   第B16版:民生上海
   第B17版:家庭周刊
   第B18版:女性世界/家庭周刊
   第B19版:首届上海荷花展特刊
   第B20版:上海人家/家庭周刊
   第B21版:现代家居
   第B22版:实用谋划/现代家居
   第B23版:艺术家具专版
   第B24版:家装之窗
   第B25版:好吃周刊
   第B26版:美食物语/好吃周刊
   第B27版:好吃周刊/我家厨房
   第B28版:吃遍中国/好吃周刊
   第B29版:好吃周刊/美食大观
   第B30版:优游食林/好吃周刊
   第B31版:广告
   第B32版:家装专版
   第C01版:新尚
   第C02版:人物
   第C03版:妆容
   第C04版:名品
   第C05版:秀场
   第C06版:摩登
   第C07版:星潮
   第C08版:大牌
本期导读
母爱如山 韩妈妈与她的儿女们
新民晚报家庭周刊B17母爱如山
韩妈妈与她的儿女们
2013-07-12 2 2013年07月12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