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仅几天之后,“老实人”撕下了面纱。当老韩因为来的几个“试用工”消极怠工且根本没有水电方面技能而拒绝录用时,中年男子立刻叫来一大群人,恶狠狠将工地门堵住,拉掉电闸,手持扳手、铁棍等威胁:“我们6个老乡,每个人赔1万元误工费,不然别想开工。”
今年6月中旬,金山警方办结一起建筑用工市场新型“市霸”敲诈勒索案。抓获犯罪嫌疑人岳某为首的团伙成员11名,破获相同方式的敲诈勒索案12起。
敲诈:声称“农民工讨薪”
金山公安分局山阳派出所接到报案,立刻赶到现场。老韩告诉民警那伙人最终敲走了2.8万元,刚刚离开。民警循迹追踪,先后抓获涉嫌敲诈的犯罪嫌疑人岳某等5人。
岳某等人到案后连声称这只是劳资纠纷,是“农民工讨薪”,不归警察管。对此,警方内部起初也有疑虑和分歧,真相究竟怎样?民警开展调查,结果让人吃了一惊:从2009年至今,岳某等人涉及的“劳资纠纷”竟然多达30多起,情节基本雷同。
很显然,这是一个戴着“农民工讨薪”帽子,专门跨区域实施新型犯罪的团伙。在市公安局刑侦总队的指导下,金山分局刑侦支队和山阳派出所成立专案组展开侦查。
手段:暴力演化为软暴力
专案组梳理发现,这伙人作案有两种模式。一种就像刚发生的这起案件:先试工、再怠工,被拒绝,就敲钱。还有一种则是利用“人多势众”的敲诈:明明说好招4个人,一下子来了40个,每个人都拿着高额的火车票,声称自己是辞掉别处工作专门赶来帮忙的,不收可以,赔钱。甚至还有人自称是特殊工种特殊人才,索赔天价。
进一步调查发现,这些案件大多因为性质一时难以明确而当场以调解收场,工地方也大多愿意花钱消灾,不愿引起“群体性事件”,避免以后难做生意。这样一来,这伙人更加明目张胆,而且在作案过程中不断改变自己的手法:起初还有动手打人等暴力情节,后来逐渐转化为言语威胁、堵门、拉电闸等软暴力,以逃避法律的制裁。
提醒:规范用工及时报警
经过深追细查,警方又先后抓获李某等6名犯罪嫌疑人,共查证该团伙在本市浦东、黄浦、徐汇、宝山、金山等区采取类似方式敲诈勒索案件12起。其他的20多起案件因被害人找不到或匿名报警而无法查证。
目前此案已移送检察机关。警方提醒,用工单位在用工过程中缺乏规范、发生纠纷处理缺乏规范是此类案件多发的直接原因。不少建筑工地存在工程层层转包、用工随意性强的情况,不签订试工协议,随意雇用零工,这都为别有用心者钻空子留下了空间。
首席记者 潘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