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很小的时候,故乡杭州家里来过一位客人,他提了一大捆甜芦粟作为家乡土产送给我们。
我当时不懂如何剥吃,不小心被锋利的皮割破了手;尽管如此,我还是觉得甜芦粟很好吃,特别是让我们这些家里并不十分富裕的孩子也能在暑假里有点乐趣。因甜芦粟剥皮易割伤手指,以后很长一段时间都是大人剥好了给我吃。再长大一点,我不仅能自己剥来吃,而且还学会了用剥下的皮做一个灯笼骨架或别的什么东西。后来我也自己买来吃,摊主多为童年的小朋友,他们因为家里经济条件不是很好,暑期闲着也是闲着,就批发一点甜芦粟来卖,赚一点小钱补贴家用。
甜芦粟亦称甜高粱(或糖高梁)、甜秫秸、甜秆、芦粟、芦黍等,系禾本科高粱属的一个变种。甜芦粟的茎秆富含糖分(含糖量为10-12%,最高可达19%),江浙一带百姓多拿来生吃,作为夏秋时节的平民水果。国外则主要用来制糖、酿酒(芦粟酒)、造纸、作家畜的青贮饲料……
19世纪50年代起,甜芦粟在美国广为栽种,1879年,美国用甜芦粟生产的糖浆年产量达到2800万加仑。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的芦粟糖浆产量有很大滑坡,但今天的美国仍然保持着世界最大的芦粟糖浆生产国的地位。美国重视甜高粱的生产,因为用甜高粱除了能生产糖浆和饲料外,含糖的茎秆还可提供生产生物乙醇的原料。
除此以外,人们始终没有忘记,甜高粱的顶穗子粒是粮食,可供食用或作饲料。甜高粱一直以来被人们视为粮糖兼收的重要农作物。
近些年来,由于全球的气候变化,地球上很多地方变热、变干旱,甜芦粟种植于是倍受重视,因为人们本来已经认识到甜芦粟在生产生物气(沼气)、生物乙醇等生物能源方面很有前途,而耐干旱和耐热又是甜芦粟的生长习性。
许多中老年上海人都念念不忘味甜、汁多、松脆的崇明甜芦粟,以前的“七家村”甜芦粟被称为招牌产品,据说标准的七家村甜芦粟应该是每株13节,节节都甜美。甜芦粟和甘蔗正好相反,除中段外,是梢头甜,老头(近根头)不甜。
几十年以前,甜芦粟被小贩整株整捆地扛在肩上,背到弄堂里,靠在墙壁上,一株一株地卖。现在通常要事先切断,每两节或三节一根,送到超市里卖要求则更高。2008年因此曾引进一种“保鲜技术”,使加工好的芦粟空气流通、不受细菌侵害,从而延长保鲜期。从青纱帐到市场,在温度较低的情况下,甜芦粟甚至能保存一个月。
“麦行千里不见土,连山没云皆种黍。”甜芦粟,是应该提倡种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