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换尿裤433条
松江区养老护理员队伍多来自农村、进城务工人员和城市失业下岗人员,文化素质低、专业技能差、年龄普遍较大。松江区养老机构服务管理指导中心的调研显示,待遇低、工作辛苦、社会偏见,导致养老护理员流失高达1/3以上,松江区社会福利院2011至2012年招聘并培训约50名护理员,目前留下来的所剩无几,高流失率已影响到部分养老机构的正常运转。
护理员是一项既细致又繁重的劳动,年龄偏大,体力不支,很难胜任。陆桂花说,松江区社会福利院目前入住老人近470位,需要全护理的占82%,专护老人210个,就以帮卧床老人翻身为例,一个晚上护理员要为老人翻身1260次,一个月尿裤的用量是13000条,一天要换尿裤433条,每天要为老人洗假牙口腔护理,还会受到痴呆老人无意识的辱骂甚至殴打,“我们现在都是超负荷工作,很多姐妹们都有不同程度的妇科疾病。”
没有爱心坚持不了
与高强度的工作相比,养老护理员低待遇是不争的事实。市慈善基金会松江区分会秘书长邱京民说,护理员绝大多数不占事业编制,月工资普遍在一二千元,这点收入只能维持低水平生活,实在难以坚持长期在这样的岗位上工作。
陆桂花在发言中恳切地说,福利院目前入住老人平均年龄86岁,每年要“送走”60多位老人,每天要为400多位老人进行预防保健治疗,为60多位老人进行临终关怀,这样的工作量不比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少,但待遇却相差太多。多年来,福利院医生招不到,护士不愿干,护理员招聘难,最有效的招人方式,就是通过老乡介绍。
“虽说干这份工作是为养家糊口,但是没有耐心、同情心坚持不下来。”陆桂花说,护理员的工作是平凡的,但她们大多有一颗爱心,理应得到社会尊重。然而,社会对这个职业存在偏见,普遍认为是个低人一等的工作。
“养老院越建越多,但没有人才,再多的养老院也会显得匮乏。”陆桂花说,要养老服务业健康发展,人才建设是关键。统计显示,松江区4370个养老护理床位中,只有约四分之一是失能或半失能老人,“床位是够的,但护理员数量跟不上,所以无法接纳更多的失能老人。”邱京民说,希望通过此次的表彰,弘扬护理员的奉献精神,稳定队伍,提升护理员的地位。
辛劳奉献获得关注
此次共有27名护理员获表彰,他们每人获得2000元奖金和一份礼包。这是由“松江区政协委员慈善专项基金”资助的,本来奖金是1000元,但上海新阳半导体材料股份公司副董事长、总工程师孙江燕委员听了陆桂花的发言后深受震动,追加奖金至2000元。
“以前都是行业内部对护理员进行奖励,社会组织关注、激励护理员队伍,这在松江区是首次,在全市范围内也很少。”邱京民说。
此外,松江区19家养老机构还获赠了总金额为32.26万元的全护理用品。松江区慈善基金分会花两周时间,实地走访调研了19家养老机构、330名全护理老人的生活状况,根据全护理老人的分布及养老机构的实际困难与需求,有针对性地制定出老人护理设备及用品的资助方案,希望通过社会爱心资助让更多全护理老人得到更好的照料,并减轻护理员的工作强度。现场发放的这批护理用品包括沐浴推床、防褥疮床垫、ABS护理床和电镀坐厕椅等,涵盖了失能老人所需要的所有护理品。
今年5月,松江区政协企业家委员沙龙向上海市慈善基金会松江区分会捐款100万元,成立“政协委员慈善专项基金”,目前专项基金总盘已经扩大到181万元,主要用于开展安老、扶幼、助学和济困等慈善项目。
本报记者 徐轶汝
【本月慈善动态】
■ 2013“安利纽崔莱健康慈善慢跑”10月13日在中华艺术宫起跑,1.5万名市民参与了活动。活动募集的55万余元善款将全部用于市慈善癌症研究中心的癌症课题研究。
■ 市慈善基金会金山区分会白内障筛查工作全部结束,全区2300名老人接受检查,1100余名老人确定近期接受治疗。从9月起至明年,他们将分批前往上海爱尔眼科医院接受免费手术治疗。
■ 日前,市北高新(集团)有限公司通过“市北高新园区爱心基金”,向西藏贫困地区15名品学兼优的困难学生提供学费资助,共计85000元。
■ 市慈善基金会长宁区分会日前开展慰问大重病老人活动,共发放慰问金132000元,受益220人次。上海电装燃油喷射有限公司通过奉贤区分会向奉贤区青村镇敬老院捐赠20辆轮椅。
■ 10月15日,长宁区周家桥街道与爱室丽家居慈善项目启动仪式举行。即日起至2014年1月15日,爱室丽家居中山公园旗舰店每成交一笔万元以上的订单,就会捐献出200元人民币作为慈善专款,在2014年中国新年前通过周家桥街道捐赠给其辖区内的100个虽然伤残、贫困但仍旧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家庭。
■ 近日,在沪赛力(中国)有限公司和日本赛力住宅株式会社共同出资,组织部分四川汶川地震灾区孩子,赴东京与东日本大地震的灾区孩子一起开展运动交流活动。
本报记者 徐轶汝 袁玮 江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