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上海市犹太难民纪念馆介绍,1933年至1940年,上海至少接纳2.3万余名犹太难民。这些犹太人除了病老死亡之外,都奇迹般生存下来,而且还出生了408人。
1943年2月,日本占领当局强行将在沪的1.4万余犹太人迁入虹口提篮桥地区,当时这个不足2.6平方公里的空间已经住有10万中国居民,然而双方始终友好相处,患难与共。
公平路两条犹太难民居住最密集的弄堂,一度被日本人在出口焊上铁栅门,禁止出入长达一年,然而被困在内的两千余人最后大多幸运存活,对此外界普遍相信,是居住在周围的上海市民采用“空投”方式,将面饼等食物掷过铁门救助他们。
今年5月,以色列总理本雅明·内塔尼亚胡在上海访问时强调,上海是犹太难民逃避纳粹迫害的“避风港湾”:“全世界的犹太人对上海怀有特殊的友好感情,以色列永远不会忘记这段历史,我们感激中国在过去、现在以及未来伸出的友好之手。” 范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