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网络商务时代,连恒隆、港汇这样的百货公司都有沦为试衣间的可能,那么若干年以后,面朝马路牙子敞开大门的,除了零星的便利店、洗衣店、修鞋店、菜市场、宠物美容医院等日常必不可少又需即时可取的商家外,再就是与食有关的现煮现烹的茶馆、咖啡馆、饭店、点心店了。可最近我突然发现,连吃食店也未必会有想象的那么多。这个想法源于赴马琳的家宴。
马琳是台州女子,嫁到上海十八年,与夫婿一起做外贸儿童用品的生意,一口沪语比从小被教导要讲普通话的上海小囡还顺溜。近年,夫妇俩购得世茂滨江一套二手房,无敌的江景位置,引得一众朋友白天黑夜都喜欢逗留在这里吃茶聊天。人的天性中存有贪吃这一嗜念,马琳得台州女家传的教养,烧得一手台州味的好菜,再加上她与先生都热情好客,有好景,又有好吃的,于是朋友越聚越多,到最后,连我这样兜兜转转认识的朋友都坐上了她家的餐席。
就是家用的小厨房,不锈钢的家用小炉灶、锅具和刀具,连砧板也是小小的,所以马琳家的菜就是一种家宴的气息,没有颠锅的油耗气,也没有预先大批量制作的高汤、调味料、配伍食材的隔宿气,更没有花里胡哨中看不中吃的盘边装饰。马琳家所有端出的菜盘,都是实打实的新鲜货,就像家里有个不上班的能干妈妈,一早去菜市场买菜,然后绞尽脑汁做菜,到了晚上,孩子们回家,洗手,坐到餐桌前看到闻到的那样:红烧牛肉,满满堆尖的一大碗,看不见流汁,看得到清晰的块面,吃到嘴里,是又酥又糯又滋味十足,那是用牛腱、牛腩和牛筋配好一定比例慢慢煲出来的;黄油焗鲜带子,带子的个儿大若白玉扳指,没有泡发的药水味,个个Q弹有质感,黄油的香加上火腿细粒和一点点豉油香,完美的中西结合,让这只菜有了现代的味觉;家烧大鲳鱼,近两斤重的鲳鱼因成长时间到位,鱼身银白,鱼肉嫩滑,用台州淡酱烧法做出来,原汁原味,鲜美不可方物;红烧肉,不是湖南口味的,没有呛口感,也不是杭州口味的,酱色不那么深,也不是上海口味的,煮炖没有那么透。就是台州味的强调酱油红的原色,结果猪肉原汁原味的香气被烘托得非常鲜明。
因为是家宴,马琳家的菜谱随季节变化、市场物品的增减会不停地变化。每一次去吃饭,菜色都不一样,不变的是食材的品质和追求适度烹饪强调食材原味的台州菜做法。马琳称自己就是个吃客,做菜的时候每一样食材一定要去找这种食材上海最佳供应商那里购买,食材好,才是真的好,所以她有许多时间会消耗在寻觅食材上。这样苛刻的做菜追求并不是每个家庭都能做到的,除非到高级饭店,让星级厨师掌勺。但是若那样,却又没有了马琳做的家菜的质感饱满的味道,当然,更不会有在马琳家客厅自由随性的惬意了。于是,马琳生意上的朋友、健身俱乐部的朋友、朋友的朋友,反正就是马琳所有的小伙伴们吧,便总是借马琳家的餐厅和厨房一用,事实上是将自家的宴请全权交给马琳打理了。自然啦,友情是相互的,马琳自家的生意因为朋友的帮忙也愈加红红火火起来。
在马琳家吃饭的时候我就想,这样的家宴模式如果成为一种专业呢?如果有越来越多的食客喜欢这种家的味道,也有越来越多的做菜达人愿意在家经营属于自己特有的烹饪技艺,街面上岂不是会少很多没有特点又缺乏温情的饭馆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