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一条来自北欧的消息成了中国电影界和影迷们的大喜讯:挪威国家图书馆在诺尔兰郡拉纳市摩镇电影收藏中发现了一部中国无声电影的拷贝,并确认是1927年上海影戏公司出品的《盘丝洞》。鉴于上世纪20年代的国产影片目前存世极少,《盘丝洞》在国内已无胶片留存,远在挪威的新发现,无疑对我们了解早期中国影史增添了重要的例证。
《盘丝洞》1929年1月在挪威放映,片名翻译为《蜘蛛精》,也是第一部在当地放映的中国电影。而它在上海本地的首映则早在1927年的2月2日,地点为北海路上有“国片之宫”美称的中央大戏院。
《盘丝洞》的导演,也即上海影戏公司的创办人但杜宇,不仅在中国电影史而且在现代美术史上也占有一席之地,他国画和西画均有涉猎,并在商业艺术如月份牌画方面造诣很深,20年代上海诸多报刊常刊载他绘制的封面和插图。与此同时,身处上海这个现代都会,但杜宇对“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摄影和电影——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据传,他因为和朋友集资一千元,从即将离沪回国的外国人手里购得一架“爱瑙门(Ernemann)”牌电影摄影机,便立意创办一家电影制作机构。1922年1月,上海影戏公司的首部作品《海誓》公映,这也是中国本土创作的最早的故事长片之一。
由于资金规模小,上海影戏公司基本上是一间家庭电影公司,主要创作人员都是但杜宇的亲属或朋友。这一点,从《盘丝洞》的主创人员便能看出:该片摄影师但淦亭,是但杜宇的侄孙;饰演蜘蛛精的,是但杜宇新婚不久的妻子,上海滩著名的“F.F 女士”殷明珠;演白衣大士的贺蓉珠(又名佩蓉)是但氏的外甥女;而小道童的扮演者但二春,则为但杜宇的侄曾孙。
《盘丝洞》甫一问世,便在上海造成“万人空巷”的景况,票房空前的火爆,南洋地区也争相订购拷贝(该片演职员表中列有专门的字幕“翻译”一人,可见拍摄时就考虑到了海外发行)。据但杜宇的好友郑逸梅先生所记,这部片子令上海影戏公司盈利高达五万元,这在当时并不多见,而这番获利也让但杜宇能够大规模地扩建位于闸北的公司摄影场,添置了汽车和其它用具和道具,并开始筹划投拍下一部古装大片《杨贵妃》。
《盘丝洞》的热映,印证了1927年前后上海电影的“《西游》热”和古装神怪片的潮流。在那段时间,明星公司出品的《车迟国唐僧斗法》,天一公司的《金钱豹》、《女儿国》、《铁扇公主》、《莲花洞》,大中国的《黑风山》、《无底洞》,《红孩儿》、《闹天宫》,长城公司的《火焰山》,合群公司的《猪八戒大闹流沙河》等,均取材自古典长篇名著《西游记》。此外《封神榜》等神怪小说也成为制片公司改编的热门题材……
兴奋、热闹而芜杂,也许是描述1920年代中后期的上海乃至中国电影业景象的合适词汇。随着《盘丝洞》拷贝的“出土”,影迷们有望在不久的将来得以在银幕上亲睹中国早期影史的代表性作品,这将是一个激动人心的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