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8日下午,匈牙利翼装飞行选手维克多·科瓦茨在张家界举行的第二届翼装飞行世锦赛正式比赛前的试飞中不幸坠崖身亡。
翼装飞行是世界上众多极限运动中最为极限的一项,为了这项极限运动的诞生、表演和比赛 ,人类失去了许多优秀的高处跳伞(从悬崖、摩天楼、直升机等高处跳伞)运动员。高处跳伞的英文为base jump,所以有人风趣地将它半音译为“背死跳伞”。
飞行者的主要装备是腋下和双腿间连膜的翼装,翼翅材料具有很大的韧性和张力,当飞行者腾空后,伸展四肢,翼膜便展开,进入的空气对翼囊充气,产生浮力,飞行者可用身体的动作掌控飞行高度和方向,使一部分垂直降落运动转换为水平运动,进行无动力飞行。最后再借助降落伞在降落点着陆。属于装备的还有一顶特殊头盔,头盔配有2个GPS定位仪,眼镜右下角的小显示器可显示飞行速度和滑翔比,另外用声音向飞行者报导是否偏离航道。今天,飞行者的最大降落速度可达50千米/小时,前进速度为200千米/小时(滑翔比1:4)。
二十世纪初,人们已经开始尝试用人工翼翅来控制自由降落。在第一批先驱者中,最有名的是法国人克莱姆·索恩和莱奥·瓦朗坦,为了探索翼装飞行,索恩比瓦朗坦早20年被死神召唤;而瓦朗坦则孜孜不倦地在研究最合适的飞行姿势。据说他是在一次厨房操作失手时获得启迪的:一天,他正好在做饭,不小心让一个烹饪用的漏斗从窗口掉了下去,他赶紧扑到窗台往下看。令他惊讶的是,这只漏斗并非翻滚着往下掉,而是一直尖头朝前落地。作为一个在法国空军担任了多年伞兵培训员的瓦朗坦,看到这一现象非常激奋。他想,人如果也保持一种类似漏斗落下时的姿势,说不定也能较为平稳地从高处落到地上。于是他不厌其烦地在镜子前反复摆姿势琢磨,最后确定了双臂和双腿均往后伸直的姿势——至今一直被翼装飞行运动员采用的“瓦朗坦姿势”。
然而新的发现必须在实践中检验,法国空军严禁瓦朗坦进行试验;于是瓦朗坦毅然辞去军职,提出退役。1950年4月,他用新姿势首次试跳,发现还有问题。第二次试跳时终于有了突破,把降落速度减小到150千米/小时,为水平飞行创造了良好条件。法国新闻界纷纷在头版刊登他的照片和事迹,称他为“一位新的人民英雄”。1954年,他创造了打开降落伞前在空中飞行5千米的成绩。荣誉持续了2年,在一次飞行表演中,瓦朗坦不幸丧生。
翼装飞行被喻为空中F1,也有人说它是一种与死神相伴的极限运动。向自我挑战、体现勇敢精神、发挥身心最大潜能、享受从中获得的成就感和幸福感,这也许是对参与翼装飞行的最好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