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载:习近平同志走上领导岗位后,每到一处工作,都会告诫亲朋好友:“不能在我工作的地方从事任何商业活动,不能打我的旗号办任何事,否则别怪我‘六亲不认’。”他秉公执政,对谁都不讲情面,不徇私情,其意自明。
然则,“六亲”是指哪六亲?历来说法不一:
1.父子、兄弟、夫妇。《易·家人·彖》曰:“家人有严君焉,父母之谓也。父父、子子、兄兄、弟弟、夫夫、妇妇,而家道正;正家而天下定矣!”
2.《老子》:“六亲不和,案(于是)有孝慈,国家昏乱,案有忠臣。”曹魏·王弼注:“六亲,父子、兄弟、夫妇也。”
3.《左传·昭公二十五年》:“为父子、兄弟、姊姑、甥舅、婚媾(婚姻)、姻娅,以象天明。”晋·杜预注:“六亲和睦,以事严父,若众星之共辰极也。妻之父曰婚,重婚(亲上结亲)曰媾,婿之父曰姻。两婿相谓曰娅(连襟)。”
4.指外祖父母、父母、姊妹、妻兄弟之子、从母之子、女之子。《史记·管晏列传》:“上服度则六亲固。”唐·张守节《史记正义》:“上之服御物有制度,则六亲坚固也。六亲,谓外祖父母一,父母二,姊妹三,妻兄弟之子四,从母(姨母)之子五,女之子六也。”
5.《汉书·贾谊传》:“建久安之势,成长治之业,以承祖庙,以奉六亲,至孝也。”东汉应劭注:“六亲,父、母、兄、弟、妻、子也。”
当今“六亲”,泛指与己有关的血亲和姻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