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用人群:家中有个“熊孩子”;
可选保障:个人综合责任、监护人责任;
保险期限:12个月;责任限额: 50万元。
静安区家庭教育中心主任陈小文认为,与其买“熊孩子险”,家长不如问责一下自身。“孩子是没有行为能力的,那么家长就必须承担责任。该赔的、该道歉的,都该首先由家长承担。”
陈小文说,家长赔钱,表面上看是他的损失,但实际上也不失为一次教育的机会。“只有这样,才能让孩子意识到,他的行为是和相应的后果连接起来,他的行为会给父母和家庭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
不过,陈小文说,“熊孩子”的诞生,并非仅仅因为父母们疏于管教,现代社会也缺少一种基于公德的规范意识。“熊孩子”们各种出格表现,有些是出于好奇心的驱使,成人是可以有一些宽容,父母则要正确引导,但当他们在电影院里、公交车上、图书馆里大声喧哗大声哭闹,或在别人家里随意霸占电脑和沙发、翻动书架和抽屉,甚至打坏物品时,父母要阻止,旁观者也需要有社会规则意识,大声对“熊孩子”说不。
“在香港,有孩子在地铁里吃东西或打闹时,香港市民通常都会毫不客气地制止,这就是一种捍卫公共规则的意识,也是一种规则的共享。而在我们的成人社会里,电梯间里抽烟、排队时随意插队或任意侵占公共空间,这些成人行为就是在破坏各种社会规则,给‘熊孩子’们树立起了反面的榜样。” 本报记者 马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