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人颜晓鹂认为,中国的大地上流传着鲜活而灵动的民间故事,百姓人家传唱着中华民族的儿童歌谣,值得跟中国的孩子一讲再讲,中国人的精神和价值观,也适宜通过儿童文学和图画书,传递给世界的孩子们。
曾创作《守株待兔》《滥竽充数》《嫦娥奔月》《后羿射日》等作品的七旬画家张世明则透露,自己的代表作《九色鹿》源自北魏时期“九色鹿本生故事图”,“考虑到故事发生的时间,我们选择了敦煌壁画这种古朴的艺术风格,再加上儿童画的灵动,但人物形象和服饰则比敦煌壁画中的‘原始人’美观得多。”最后,整本书给人一种神秘的美感,成为不少读者记忆中一次别样的审美体验。曾创作《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何艳荣表示,只有从民间来的,才能到民间去。每一本老图画书的背后,都有属于它自己的故事。
儿童文学作家殷健灵介绍,“中国优秀图画书典藏系列”正式推出,经过漫长的整理和采访,《猪八戒吃西瓜》《小马过河》《一年四季》等图画书才得以与今天的小读者见面。她和同事探访儿童文学创作前辈及其后人,“有的人当年还是满头黑发,如今已是白发苍苍,还有些已经离开了人世,加上当时保存画稿的条件比较简陋,很多原稿残缺不全或已丢失,令人痛心不已。但他们留下来的作品,永远是童趣盎然,永远不老。”殷健灵说。属于中国人自己的童年记忆,同样需要一代代传承与推广。
荣获2013年国际林格伦儿童文学奖提名的殷健灵也谈起了什么样的文学作品能受到各国小朋友喜欢,并且认为中国童书正在走向国际舞台,蓄势待发。从本届童书展上可以看到,许多优秀的原创童书,都具备了版权输出的巨大潜力。未来,将会有越来越多的别的国家的孩子喜欢上中国的童书,并由此喜欢上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