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阅读成潮流
数字阅读正渐渐改变着人们传统的阅读习惯,阅读内容扩大、阅读终端变得多元、阅读渠道变得多样。据与会专业人士介绍,如今图书馆行业正处于转型的初级阶段,通过电子书服务模式的探索,可以让读者更快获得图书资源,同时释放馆内空间。比如,依靠二维码扫描,就可立刻获知这本书的内容;在智能手机或平板电脑上下载APP,就可获取馆内资源;通过特殊插件播放特定内容,则允许读者设置书签、进行批注或评论等。
需求范式不匹配
网络作家刘俊嘉表示,就目前来说,数字时代的阅读呈现出的是阅读需求和制作范式不匹配的状况,简单说,就是内容的制作大大落后于阅读需要。他认为,数字阅读带来的内容碎片化、同质化以及浅层次和娱乐化趋势日渐明显,优质资源缺乏导致大众阅读价值的缺失,如何在推广数字阅读的同时,帮助读者建构价值体系,回溯文化本源,是各大图书馆都应考虑的问题。对此,闵行区图书馆馆长顾华芳回应说,平台、手段、内容,是公共图书馆数字阅读三部曲。闵行图书馆将全面推动数字阅读,在阅读内容和媒体形式上给读者带来更多惊喜。
新技术是双刃剑
上图IT专家赵亮表示,各种新技术不断涌现、并在阅读中迅速得到应用,极大地扩大了阅读领域,但同时,各种新技术的普遍应用又成为一把双刃剑,给图书馆以及社会阅读带来极大的冲击。读者阅读习惯的改变,以及社会信息渠道的日益多样化,使得读者对图书馆依赖程度逐渐降低甚至流失。对于图书馆来说,一些十分迫切的问题很现实地摆在面前。图书馆技术人员需要不断学习,适应以至引领传统图书馆的服务转型。本报记者 张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