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纪大都会
与地铁站零距离
世纪大都会是典型的交通枢纽型商业圈。世纪大都会旁边的世纪大道地铁站,是个轨道交通2、4、6、9号线的四线换乘站。而世纪大都会与地铁站究竟近到什么程度呢?“项目地下空间隔墙外就是4号线的轨道,6号线从整个项目中间贯穿过去,同时又在6号线的下方开设了5个联通通道。”世纪大都会项目经理骆峰坦言,如何既保证项目推进,又确保不影响到轨道交通安全,成为地铁、建设和施工三方的头等大事。
骆峰说,在已运行的地铁区间下方开设联通通道,在国内几乎没有,一般再近的也有10-20米的安全距离。但世纪大都会与地铁站是零距离。为确保安全,建设方与地铁方面保持密切沟通和合作。为了监控施工对地铁产生的影响,建设方专门委托了监护公司,对地铁相关数据变化时刻监控、通报,并制定了控制方案和应急预案。
在地下分施工时,邻近地铁线路20米的范围内,都不进行大范围开挖,只分割成一个个小基坑,以对称跳浜的方式逐步开挖,从而最大程度减少对地铁的影响。“这使得这个正常3年左右可以完成的地下工程,从2008年底开工后至今已进行了5年。”
中国金融信息大厦
和防汛墙贴隔壁
与世纪大都会不同,中国金融信息大厦则因距黄浦江太近,施工也同样需要格外小心。中国金融信息大厦项目副经理周明辉说,项目所在地块离黄浦江防汛墙的距离只有30多米,项目地下空间有四层,基坑特别深,周边又有很多超高层建筑,施工过程既要保证不发生渗漏水,还要保证周边的建筑不变形。
因此,在挖基坑时,正常的是挖一层土做一层防护支撑,做结构时做好一层再把支撑结构拆掉一层。而做这个项目时,为了保证安全,又节省工期,就通过技术优化,把支撑的位置错开,做结构时先不拆防护支撑,待结构全做好后再采取爆破的方法,统一拆掉清理出来。“难度高点,但保证了安全,也保证了进度,使工期节省了三四个月。”周明辉说。
周明辉介绍,“正常的场地按照工序放4台桩机是比较理想的,我们就进8台桩机,场地小设备多,施工成本增加,也给施工组织带来很大难度。”
主体结构建起后,“蓝宝石”的要求同样棘手。按照设计,建成后的中国金融信息大厦要像一颗蓝宝石一样,这对玻璃幕墙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宝石的造型有很多棱角,平面变化很多,而且玻璃做到宝石的效果是很难的。”周明辉说,找了很多玻璃厂家,通过各种方案配颜色对比,最终才做出这种独一无二的宝石蓝。
本报记者 陈杰 通讯员 陈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