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6:评论·随笔
     
本版列表新闻
     
2014年01月01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日报观点
领失物被征关税给公众上了堂税法课
张西流
  近日广州有市民来电吐槽,其在欧洲旅游时弄丢一部iPad,有好心老外捡到后按图索骥找到万里之外的失主,并自掏邮费寄回广州。谁知失主领取失物时,却被告知要缴10%行邮税。

  老外拾金不昧,并自掏腰包将失物寄还给中国的一名女失主,确实令人感动。但海关对跨境邮寄的物品征收关税,也并非像失主表现出来的那样令人“伤心”。从表面上看,海关对失物也征税,显得有点不近人情。但从依法征税的角度来看,海关的做法并无不妥。当然,对于这种邮寄品,海关也不是非征税不可,关键是,失主拿不出可以不征税的证据。

  首先,其购买这部iPad时,没有向商家索要发票,既帮商家逃了税,又为自己维权留下了隐患。同时,失主带iPad出境时,未及时填写申报单,导致其无法证明该物品是在国内购买的或是出境时携带的,海关也无法对其免税。

  购买商品不索取发票,在消费者中相当普遍,必须引起重视。我国的《税收征收管理法》和《发票管理办法》规定:销售商品、提供服务或者从事其他经营行为,从经营活动中收取款项,收款的时候必须开具发票。也就是说,从法律的角度来说,商家拒开发票就是一种违法行为。

  因此,失主领失物被征关税,给公众上了一堂“税法课”。购买商品索要发票,应该成为消费者的一种良好习惯,坚决不向拒开发票的商家妥协。一旦遇到拒开发票的商家,应及时向税务部门进行举报。

  (张西流 刊今日《北京青年报》 本报有删节)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跨年特别报道
   第A04版:跨年特别报道
   第A05版:跨年特别报道
   第A06版:评论·随笔
   第A07版:综合新闻
   第A08版:综合新闻
   第A09版:民生新闻
   第A10版:科教卫新闻
   第A11版:社会新闻
   第A12版:法治新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文娱新闻
   第A17版:文娱新闻
   第A18版:文娱新闻
   第A19版:文娱新闻
   第A20版:体育新闻
   第A21版:体育新闻
   第A22版:体育新闻
   第A23版:财经新闻
   第A24版:财经新闻
   第A25版:长三角
   第A26版:社会·生活/长三角
   第A27版:长三角/文化·旅游
   第A28版:夜光杯
   第A29版:夜光杯
   第A30版:广告
   第A31版:阅读/连载
   第A32版:特稿
反腐败,有决心才有信心
吃包子
一生一世
领失物被征关税给公众上了堂税法课
别忘了快乐!
没有个性化大学,哪来个性化校训
新民晚报评论·随笔A06领失物被征关税给公众上了堂税法课 2014-01-01 2 2014年01月01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