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娜自幼丧父,饱受家长式训练的压迫,因此总是习惯防卫。17岁跟姜山玩早恋、20岁突然宣布退役、两年后又带着新闻本科学历重返网坛……李娜一边和外界针锋相对,一边又会默默地独自舔舐内心的伤口。
我们不知道李娜究竟是不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最伟大的女运动员,但如果在伟大前加一个“最富争议”,那么李娜一定当之无愧。李娜不会在颁奖台上感谢国家、感谢CCTV,因为她游离于体制之外,又在网球这项极富个人英雄主义色彩的项目上,达到了中国人从来没有企及过的高度。
玫瑰有刺,但却人见人爱。
曼德拉曾说,体育拥有改变世界的力量。李娜改变了全世界对亚洲人对中国人的看法,因为她将亚洲网球带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一次夺冠是偶然,两次则就是必然了。因此从这层意义上来看,昨晚的澳网冠军,比2011年在罗兰·加洛斯举起的苏珊·朗格朗杯更有意义。
即便越来越多的中国人意识到,李娜主观上是在为奖金打球,但客观上她却实实在在提升了这个国家在国际上的形象——因为李娜,武汉成为世界闻名的中国城市。赛前,李娜身披五星红旗的照片在网络受到热捧,一句“我爱我的祖国”更让人动容。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李娜的影响,更在今后。
从法网到澳网,李娜的夺冠,会让无数的中国孩子走上网球场。十五到二十年后,那个时候当来自中国的大满贯冠军在赛后接受采访时,可能都会提到李娜,提到李娜夺冠对他或她一生的激励。那个时候,李娜会发现:正是他们,让自己穿越时光成为真正的传奇。
本报记者 厉苒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