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1:一版要闻
     
本版列表新闻
7年前从市区迁至松江叶榭镇,年近六旬的吴伊林和老伴在自家小区办起公益学画班,免费教授身边“小伙伴”用画笔描绘多彩生活或表达人生感悟——~~~
7年前从市区迁至松江叶榭镇,年近六旬的吴伊林和老伴在自家小区办起公益学画班,免费教授身边“小伙伴”用画笔描绘多彩生活或表达人生感悟——~~~
7年前从市区迁至松江叶榭镇,年近六旬的吴伊林和老伴在自家小区办起公益学画班,免费教授身边“小伙伴”用画笔描绘多彩生活或表达人生感悟——~~~
7年前从市区迁至松江叶榭镇,年近六旬的吴伊林和老伴在自家小区办起公益学画班,免费教授身边“小伙伴”用画笔描绘多彩生活或表达人生感悟——~~~
7年前从市区迁至松江叶榭镇,年近六旬的吴伊林和老伴在自家小区办起公益学画班,免费教授身边“小伙伴”用画笔描绘多彩生活或表达人生感悟——~~~
7年前从市区迁至松江叶榭镇,年近六旬的吴伊林和老伴在自家小区办起公益学画班,免费教授身边“小伙伴”用画笔描绘多彩生活或表达人生感悟——~~~
7年前从市区迁至松江叶榭镇,年近六旬的吴伊林和老伴在自家小区办起公益学画班,免费教授身边“小伙伴”用画笔描绘多彩生活或表达人生感悟——~~~
7年前从市区迁至松江叶榭镇,年近六旬的吴伊林和老伴在自家小区办起公益学画班,免费教授身边“小伙伴”用画笔描绘多彩生活或表达人生感悟——~~~
     
2014年01月26日 星期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7年前从市区迁至松江叶榭镇,年近六旬的吴伊林和老伴在自家小区办起公益学画班,免费教授身边“小伙伴”用画笔描绘多彩生活或表达人生感悟——
幸福素描班:老人笑圆儿时梦
左妍 贾佳
■ 吴伊林和素描班上学员们在一起 本报记者 周馨 摄
  本报记者 左妍 通讯员 贾佳

  农历马年春节临近,在松江叶校路世强居委会的活动室里,一群老年人专注地拿着画笔,在画板上小心翼翼地勾勒骏马……

  这是春节前的最后一堂素描课,62岁的吴伊林正在教他的学员们画马。在他和老伴周菊明共同开办的免费素描班里,几十名“零基础”的中老年人,用画笔表达感悟,描绘人生。

  免费开班教村民

  周五,是吴伊林固定的教画时间。走进叶榭镇世强居委会的活动室大门,上午9时不到,几个“勤快”的学员已早早地赶到画室,“抢”好前排位置,迫不及待地摊开画纸,“老师,帮我看看画得怎样?”

  等学员陆陆续续来齐,吴伊林的课也开始了。没有多余的话语,他麻利地架起画板,抽出铅笔,在画纸上轻轻勾画着线条。画室很安静,似乎可以听到他笔下的“沙沙”声。不远处,柔和的素描灯光线静静地打在大大小小的石膏像上,在20多个画架和习作画板的衬托下,构成了一幅颇具艺术气息的画面。

  再看这20多位学员,他们大多头发花白,握笔的手粗糙、甚至布满老茧,记者很难将眼前的他们和“素描绘画者”联系起来。他们时而抬头观摩老师的笔法,时而低头自己模拟画几笔;画室里没人说话,所有人都沉浸在艺术的世界里。

  这个素描班,倾注了吴伊林和老伴的心血。七年前,吴伊林夫妇从杨浦区迁至叶榭,退休后在自家社区活动室里办起了公益素描班。除了寒暑假,每个星期五都有训练课,风雨无阻,一堂不落。说起开素描班的初衷,周菊明说,学国画的班,当地的老年学校就有,但素描练的是基本功,也是国画、油画的基础,对初学者很有必要。

  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吴伊林的素描班开课了。一把铅笔,几块画板,几个石膏像,画室布置得很简单,本以为无人问津,却意外地受到社区居民的欢迎,一下子吸引了不少“一辈子没摸过画笔”的人。他们中有种地的农民,有文化程度为初中的外来打工者,还有退休在家无所事事的老人。

  起初,吴伊林的素描班只对本社区居民开放,可慢慢地,住在附近村子的人听说后,也纷纷赶来报名,要求加入素描班从头学起。因画室不大,容不下那么多人,加上吴伊林夫妇精力有限,可看着村民们如此期盼的眼神,夫妇俩还是答应了。 

  学员大多零起点 

  让老人重新做小学生,绝大多数还是零起点,吴伊林夫妇很下了一番功夫。“我们责任重大啊,要教大家画素描,又担心刚学时会觉得太枯燥。”为备课,吴老师有空就去画室绞尽脑汁想主题,“既要简单易上手,又要贴近生活,画起来有乐趣,才不会无聊。”经常一忙忙到居委干部下班时。他每次都会把要布置的习作先画上两三遍,选出一幅作样板。“在重复中,我能体会到学画者的思路”,对画法和步骤也就“胸有成竹”了。(下转A4版)  (上接第1版)

  素描班开办之初,夫妇二人分工明确,吴伊林授课,周菊明负责签到、通知、与学员沟通等“后勤保障工作”。周菊明说,以前她对学素描也感到陌生,个性率直的她从没想到自己能和“艺术”沾边。但一旦接受“熏陶”后,她的心也痒痒的,没几节课后,她索性自己也做起了学生。周菊明很谦虚:“如果我能学会,我想大家都能学会。”回到家后,她主动向吴伊林请教,还会用“做学生”的体验告诉吴伊林“该怎么教,大家才能听得明白”。

  夫妇二人教得认真,学员们的积极性很高。吴伊林时常接到学员的求教电话,也常有人求学心切,表示希望登门请教。吴伊林夫妇考虑到自家住在顶楼,学员背着画板爬楼很不方便,他俩就会一起骑着自行车,到学员家里“开小灶”,有时,趁着买菜的空档,还会顺便到学员家里坐坐,看看学习成果。

  老上海人新感悟

  吴伊林的素描班里,学员的年龄、层次各不相同,有来自北京、黑龙江、浙江、台湾等不同地区的“新上海人”,有70多岁了在家门口开杂货店的老人,还有正在种田的农民,也有村企业的工人。这些人中的绝大多数,几乎一辈子没碰过画笔,但在素描班里却学会了用画笔表达对生活和世界的感悟。

  家住金家村的71岁农民朱永顺,不久前以“美丽叶榭”为主题的画作还被送往镇上展出。在他的画笔下,一位少女望着轨交22号线驶入叶榭站,四周,是一片片喜人的稻田。朱永顺说,自己的家就住在叶榭站的旁边,每天,在自家的一亩三分自留地里辛勤劳作,春华秋实,度过了人生的大半辈子。望着列车从自家门口经过,过去交通不便的农村如今四通八达,心里有种说不出的喜悦感。“我来上素描课,就是为了记录生活,表达感情。”朱永顺的画是真实生活的写作,画里的少女,就是以他女儿为原型创作的。

  72岁的顾纪凤阿婆在自家小区附近开了一个小杂货店,自从参加了素描课,每到周五,她都会暂停营业。顾阿婆说,她开店是为了解解闷,补贴一下家用,但一个人坐在小店里时间久了,同样无聊。“画画比开店有劲多了,感觉自己返老还童了!”顾阿婆说,小时候没机会学画画,想不到古稀之年还能一圆儿时的艺术梦,她对此十分珍惜。

  还在村企业打工的何新芳,回家后比照活动室里的画架和画板,让爱人用木头制作了一款一模一样的,一有空就练习画图。她说,自己牢记吴伊林的话,“艺术要下苦功夫。”

  学员陈慧丽是个“插班生”,2012年6月才加入素描班,上了没几堂课就遇到了暑假。“我和其他学员相比,水平差了好大一截。看到他们都画得很好,心里很羡慕。”陈慧丽说,后来,几个热心“同学”手把手教她画图,还把自己的家庭作业用手机拍下来,传到群里,互相分享。如今,在大家的帮助下,她已赶上进度,画了十多幅画。

  圆了自己儿时梦

  说起这些“学生”,吴伊林夫妇十分欣慰,再辛苦都觉得内心甘甜。有不知情者忍不住猜测:吴伊林画得一手好画,退休前一定在做老师或者画家吧?其实,吴伊林只是一名普通的公务员,退休后才当上了大家的“美术老师”,他说,这其实是圆了自己少年时的梦想。

  吴伊林自幼喜爱绘画,高考时一心想报美术专业,因家人极力反对,最终无奈放弃。年轻时,他羡慕极了那些一心追求绘画艺术的人,尽管没能专业习画,但总会抽空涂抹几笔,这个爱好始终没有丢弃。吴伊林还跟大伙儿分享了一个有趣的事,他年轻时每次都很积极报名参加单位志愿献血活动,一方面是想做点好事,还有一方面,则是看中了献血后有长长的假期,可以在家安心画画。

  退休后,吴伊林在街道和居委会的支持下,开办了免费的素描班。作为几十人的绘画启蒙老师,他自己还拜了师,一面教别人,一面自己学。吴伊林说,这个素描班,承载了自己的艺术梦,把美好的东西分享给更多人,他和老伴都觉得无比幸福。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综合新闻
   第A04版:社会新闻
   第A05版:读者之声
   第A06版:中国新闻
   第A07版:国际新闻
   第A08版:目击
   第A09版:文娱新闻
   第A10版:文娱新闻
   第A11版:文娱新闻
   第A12版:体育新闻
   第A13版:体育新闻
   第A14版:新视界
   第A15版:新视界
   第A16版:专访/新视界
   第B01版:星期天夜光杯
   第B02版:夜光杯/星期天夜光杯
   第B03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第B04版:阅读·连载/星期天夜光杯
   第B05版:星期天夜光杯/都市专栏
   第B06版:读书/星期天夜光杯
   第B07版:星期天夜光杯/国学论谭
   第B08版:音乐音响/星期天夜光杯
   第B09版:星期天夜光杯/新智
   第B10版:上海珍档/星期天夜光杯
   第B11版:星期天夜光杯/译文
   第B12版:百姓纪事/星期天夜光杯
   第B13版:星期天夜光杯/上海闲话
   第B14版:市井故事/星期天夜光杯
   第B15版:星期天夜光杯/快乐作文
   第B16版:广告
上海户籍人口平均期望寿命82.47岁
第一批“回头看”防止问题回潮 第二批要重实际出实招求实效
打车软件加剧“流动拒载”
幸福素描班:老人笑圆儿时梦
31岁李娜再度问鼎大满贯
新疆新和县爆炸案公安民警击毙暴徒6名
中央民族大学教师伊力哈木从事分裂活动
报头
新民晚报一版要闻A01幸福素描班:老人笑圆儿时梦 2014-01-26 2 2014年01月26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