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31:阅读/连载
     
本版列表新闻
     
2014年02月14日 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邵氏兄弟和“天一影片公司”(2)
詹幼鹏
  ◆詹幼鹏

  邵氏兄弟的“天一影片公司”,在上海闸北的横浜桥正式挂牌开张

  上海,成了电影传入我国的第一站。

  电影这门现代艺术,从它的发明到正式问世,虽然经历了近半个世纪漫长的历程。但是在它获得成功的第二年就传入了我国,在1896年的上海《申报》上就见到了它的广告,这实在是个奇迹。可见邵逸夫也真是生逢其时,让他有幸成为我国最早的一批电影观众。

  自从上海滩有了电影之后,邵逸夫读书的兴趣就在渐渐降温。只要一有时间,他就往那有限的几家放映场所跑,几乎成了那里的常客。一种天生的热忱,让他对这门艺术情有独钟。不过他那个时候,并没有想到去拍电影,更没有想到自己在未来的人生中,能以此奠定自己的身价,以此名扬海内外。

  虽然邵逸夫没有想到要拍电影,但当时在上海滩,还是有人想拍电影。这个人不是别人,就是他的大哥邵醉翁。

  自从电影传入上海之后,邵醉翁的“笑舞台”的生意就没有那么火了。许多市民的兴趣都让这种新鲜的洋玩意给吸引过去了。这时,邵醉翁就想到了自己是不是也来搞一搞这种东西,和外国人争一争。他在惊叹之余,马上去打听电影的知识,把它当作一个有利可图的行当!

  邵逸夫的大哥邵醉翁,本来就十分喜爱戏剧艺术,常常自己写个剧本,让家里养着的演员排演,然后到他的“笑舞台”去演出。自从接触到电影之后,他就开始筹划,想自己拍电影了。但是,他想到自己只是一个爱好者,并没有这方面的专业知识。要想拍电影,必须找一位懂行的洋人合作。

  1902年,邵醉翁终于找到了一位叫列文的美国人,和他达成了协议。当年,他们就联合拍摄了一部叫《慈禧太后》的影片。《慈禧太后》应该是我国拍摄的第一部影片。虽然是同美国人合拍的,从严格意义上来说,不能称之为中国的“第一部”电影,但是,却在我国电影界开创了中外合拍的先河。

  中国人自己独立拍摄的第一部电影是《定军山》。这是一部舞台艺术片。它的诞生地并不是在上海,而是在当时还是清王朝的都城北京;它的制作者也不是邵醉翁,而是一个叫任景丰的沈阳人。

  1892年,任景丰在北京开了第一家丰泰照相馆。由于他照相的技术高超,设备又比较先进,生意很是不错。在北京多年,也算是了“老北京”,很有人缘。当电影传到北京之后,他又于1902年开办了一家“大观楼影戏园”。这家影戏园,是当时北京城最早放映外国电影的场所之一,生意很是红火。

  在经营放映业的过程中,任景丰感到这些进口的外国影片不但价格既昂贵,而且还货源紧俏,常常断档,影响自己的生意。有一次,由于跑片的伙计在途中出了问题,没有及时赶上放映的时间,让那些等候在门外的观众大发雷霆。这些人在盛怒之中,砸了戏院前面的招牌,差一点儿把任景丰的影戏园子给砸了。出了这次变故之后,任景丰就突发奇想,要用自己手中的照相机去拍电影。

  这位任景丰实在不愧是条东北汉子,一旦动了这个念头之后,果然一发不可收,真的干了起来。他想到北京人都爱看京剧,而当时京城中的谭鑫培风头正劲。谭鑫培是我国京剧“谭派”的创始人,人称“小叫天”。当时,凡是他主演的剧目,只要是挂了他的牌子,都会场场爆满,很是卖座。于是,任景丰就和谭鑫培商议,想把他主演的传统剧目《定军山》拍成电影。

  在此之前,任景丰多次为谭鑫培拍过剧照和定装照,两人私交也不错。这位京剧大师一听,就在一阵爽朗的呵呵大笑声中答应了。果然事从人愿,在谭师傅的大力支持下,任景丰终于拍摄了中国第一部电影——《定军山》。

  《定军山》是我国第一部电影,也是第一部舞台艺术片。

  这部由中国人独立拍摄的第一部“默片”(无声电影),终于在1905年秋天在北京上映,从而成了当时中国娱乐界的一大新闻。

  在上海的邵醉翁虽然没有独占鳌头,获得“第一”的殊荣,但是,他却开风气之先,第一个涉足此道,为中国的电影事业起到了发轫和奠基的作用。更值得一提的是,正是由于他的造就和培养,才有了后来我国“电影大王”邵逸夫的辉煌业绩,才有了后来名扬中外的“邵氏影片公司”,才有了中国电影事业的发展和繁荣。所以邵醉翁功不可没,不愧是名副其实的“邵老大”。

  时至二十世纪,中国的电影业已脱颖而出,上海滩的电影业更是方兴未艾。“明星”、“长城”、“亚细亚”、“民新”、“大中华百合”、“神州”、“联合”“大陆”、“昆仑”等大大小小的十几家制片公司,几乎是一夜之间冒了出来,日日夜夜地制造中国人的“梦”。

  1923年底,“明星”影片公司推出长片正剧《孤儿救祖记》之后,引起轰动,大赚其钱,邵醉翁对此不得不心动。于是他便和二弟邵村人,三弟邵山客急忙商议,决定也创办一家影片公司。

  1925年6月,邵氏兄弟的“天一影片公司”,在上海闸北的横浜桥正式挂牌开张。在隆重的剪彩开典大会上,风度翩翩的邵醉翁容光焕发地说,我的影片公司之所以要取名“天一”,就是要敢为人先,争做天下第一,决不做第二。

  针对当时的电影业“欧化”、“西化”的势头,邵醉翁就公开宣称,天一影片公司的宗旨是“注重旧道德,旧伦理,发扬中华文明,力避欧化”。这种符合当时国情的提法,顿时博得满堂喝彩,一片掌声,同时也得到了社会的一致好评。

  天一公司从成立的那一天起,就是一个家族式的影片公司。除了演员队伍是由原来“笑舞台”文明戏演员为班底组建起来的外,其他的要职人员都是由邵氏兄弟分担。老大邵醉翁亲自任总经理兼导演,二弟邵村人任会计兼编剧,三弟邵山客任发行部经理。这时,只有六弟邵逸夫还在“青年会中学”读书,是一名中学生。邵醉翁知道这个“老六”已经无心思读书了,对电影这个新鲜行当又特别感兴趣,本来也想把他拉过来,给他一个头衔。但是,考虑到父亲邵行银的一片苦心,时下还不敢轻举妄动,就让他一边读书,一边熟悉一下这个行当,搞搞外埠发行。

  真是“上阵全凭父子兵,打虎还须亲兄弟”——邵老大一声令下,邵氏弟兄的天一公司就正式挂牌运作,开始拍片了。天一公司拍摄的第一部影片是《立地成佛》,由邵村人、高梨痕编剧,邵醉翁导演。影片讲述了一个无恶不作的军阀,在其爱子被打死后,得老僧指点,遣妻妾,散钱财,大彻大悟,放下屠刀,遁入空门,削发为僧,终于真的修成正果,立地成佛了。邵醉翁力图以人的“生、老、病、死”和“杀、盗、淫、妄、酒”五戒为戏剧的核心,指点人生困惑。

  这是他们的创业作,也是他们的奠基作,还是一部体现天一公司的“注重旧道德、旧伦理”的代表作。《立地成佛》拍成之后,原准备当年中秋节由上海中央大戏院上映,但由于和明星公司的影片映期冲突,只好推迟至1925年10月22日首映,针对当时追逐欧化时尚的社会风气,特别打出了宣传“天一公司”宗旨广告语——“本片注重旧道德,旧伦理,发扬中华文明,力避欧化”。《立地成佛》的放映期尽管延迟了,但是一上映便大爆冷门,盛况空前,让天一公司一炮打响。这部影片花了邵家2000块大洋,但就是这白花花的2000大洋,却像雪球一样,滚出了邵家不可一世的电影事业!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焦点
   第A04版:元宵节、情人节特别报道
   第A05版:元宵节、情人节特别报道
   第A06版:评论·随笔
   第A07版:综合新闻
   第A08版:民生新闻
   第A09版:科教卫新闻
   第A10版:社会新闻
   第A11版:法治新闻
   第A12版:中国新闻
   第A13版:广告
   第A14版:中国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文娱新闻
   第A18版:文娱新闻
   第A19版:文娱新闻
   第A20版:体育新闻
   第A21版:2014索契冬奥会
   第A22版:2014索契冬奥会
   第A23版:财经新闻
   第A24版:财经新闻
   第A25版:社会与法
   第A26版:海上拍案/社会与法
   第A27版:社会与法/时事热议
   第A28版:东方大律师/社会与法
   第A29版:夜光杯
   第A30版:夜光杯
   第A31版:阅读/连载
   第A32版:目击
   第B01版:陆家嘴金融城
   第B02版:封面人物/陆家嘴金融城
   第B03版:陆家嘴金融城/自贸之窗
   第B04版:热点解读/陆家嘴金融城
   第B05版:陆家嘴金融城/证券服务
   第B06版:金融天地/陆家嘴金融城
   第B07版:陆家嘴金融城/公司探营
   第B08版:理念分享/陆家嘴金融城
   第B09版:陆家嘴金融城/股市大势
   第B10版:基金纵横/陆家嘴金融城
   第B11版:陆家嘴金融城/彩票世界
   第B12版:个人理财/陆家嘴金融城
   第B13版:陆家嘴金融城/创业钱途
   第B14版:房产在线/陆家嘴金融城
   第B15版:陆家嘴金融城/城里城外
   第B16版:网上网下/陆家嘴金融城
   第B17版:家庭周刊
   第B18版:女性世界/家庭周刊
   第B19版:家庭周刊/花鸟虫鱼
   第B20版:上海人家/家庭周刊
   第B21版:现代家居
   第B22版:实用谋划/现代家居
   第B23版:好吃周刊
   第B24版:我家厨房/好吃周刊
   第C01版:新尚
   第C02版:人物
   第C03版:名品
   第C04版:珠宝
   第C05版:摩登
   第C06版:资讯
   第C07版:秀场
   第C08版:大牌
邵氏兄弟和“天一影片公司”(2)
爱:外婆和我
鄞变一八五二
新民晚报阅读/连载A31邵氏兄弟和“天一影片公司”(2) 2014-02-14 2 2014年02月14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