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4:综合新闻
     
本版列表新闻
《关注打车软件乱象》报道引发热议,市交港局回应~~~
《关注打车软件乱象》报道引发热议,市交港局回应~~~
《关注打车软件乱象》报道引发热议,市交港局回应~~~
《关注打车软件乱象》报道引发热议,市交港局回应~~~
     
2014年02月26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注打车软件乱象》报道引发热议,市交港局回应
行驶中“刷活”属违法
张欣平
  本报昨天就愈演愈烈的打车乱象刊发的《关注打车软件乱象》报道,在社会上和读者中引起了积极反响。不少市民表示,眼下的出租车市场太需要舆论的有效监督,呼吁敦促管理部门尽早出台针对第三方打车软件引发乱象的“强制性规定”,还市民和乘客一个有序、便利的打车环境。

  市民呼吁出台强制规定

  看到本报昨天的报道后,在家轮休的著名“的哥诗人”、大众出租浦东公司驾驶员张松春来电,称赞报道“旗帜鲜明、实事求是、有理有据”。他介绍说,自己和公司里就有一批驾驶员始终坚持不使用第三方打车软件,“吃在碗里看在锅里的,生意肯定做不好”。 

  “大华出租”驾驶员王师傅表示:“应该说,报道对现在出租车市场的描绘也是比较客观的,但不能将出现的一些乱象都归结为驾驶员受利益驱动而变得疯狂”。他坦言,如今出租车驾驶员的生存环境并不理想,“现在天上掉下钱来,又不偷不抢,我们为什么不捡?” 

  而更多的市民和读者,则对本报呼吁管理部门应明确“严禁加价”表示极大赞同。家住西康路的本报读者季宇平来电说,现在的出租车市场已被两家打车软件运营商搅得“不像样”了,要靠他们的自律行为来改变现状,现在看来显然是不现实的,这就需要管理部门尽早出台“强制性规定”,不允许“加价”,只有这样才能尽快恢复市场的正常秩序。

  主管部门要求接入电调

  市交港局相关负责人昨晚表示,第三方打车软件作为一种信息化手段,是电话、上门预约传统叫车服务的新拓展,能方便市民叫车,主管部门对此持支持态度,但是创新不能以颠覆正常的行业秩序为代价。 

  这位负责人介绍,交港局曾明确第三方打车软件须接入传统的电调平台,两大打车软件运营商也口头表示同意,并曾与几大出租车经营企业接触沟通过,但由于担心日后将受到制约,他们现在并没有进一步跟进对接。“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继续加大对双方的督促协调,尽快打通这个通道,让今后第三方打车软件承接业务的信息及时反馈到出租车调度平台,通过其下达调度车指令,让车辆顶灯显示“电调”,避免误导扬招乘客。此外,管理部门将借鉴广州市的成熟经验,研究解决高峰时段的供求矛盾,尽快适当增量投放一定数量的应急出租车,来改善高峰时段的供应。 

  交港局相关负责人明确表示,管理部门将严格执行出租车行车途中的安全管理要求,驾驶员行驶过程中用手机软件“刷活”属于违法,管理部门将加大监管,也欢迎广大乘客对这种现象投诉举报。 本报记者  张欣平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综合新闻
   第A05版:焦点
   第A06版:评论·随笔
   第A07版:科教卫新闻
   第A08版:民生新闻
   第A09版:社会新闻
   第A10版:法治新闻
   第A11版:广告
   第A12版:早间点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目击
   第A17版:人才周刊/招生留学
   第A18版:文娱新闻
   第A19版:文娱新闻
   第A20版:文艺评论
   第A21版:体育新闻
   第A22版:体育新闻
   第A23版:财经新闻
   第A24版:蓝天下的至爱
   第A25版:长三角
   第A26版:社会·生活/长三角
   第A27版:长三角/文化·旅游
   第A28版:夜光杯
   第A29版:夜光杯
   第A30版:六一健康·专版
   第A31版:阅读/连载
   第A32版:广告
   第B01版:教育周刊
   第B02版:每周聚焦/教育周刊
   第B03版:教育周刊/家长会
   第B04版:留学广角/教育周刊
   第B05版:人才周刊
   第B06版:汽车周刊
   第B07版:汽车周刊/车界车市
   第B08版:车界车市/汽车周刊
百年新泰仓库将变身时尚中心
行驶中“刷活”属违法
0元机票到底靠不靠谱?
屠宰猫狗等将快速处理
新民晚报综合新闻A04行驶中“刷活”属违法 2014-02-26 2 2014年02月26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