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俄罗斯中亚欧洲学会理事张耀指出,经济是乌克兰政府长期面临的大问题。虽然IMF承诺的援助与乌方需求有差距,但这一力挺乌政府的政治表态依然可能被看成是一剂“强心剂”。不过张耀强调,即便IMF执委会最终批准这项援助,未来IMF在落实资金方面上仍有难度。
他指出,IMF需要向成员国筹钱落实援助。中俄都是IMF的重要成员国,俄罗斯必然不会出钱,中国出多少则取决于中乌粮食合同交涉,最终还是需要西方国家掏钱。
张耀认为,美欧如此“费劲”地通过IMF来力挺乌克兰,说明它们不愿或没有能力拿出钱来直接援助乌克兰,因此希望世界各国多做“贡献”,但实现这一想法难度太大,IMF成员国最终可能会在筹钱的问题上互相扯皮。
张耀认为,德国西门子追加对俄罗斯的长期投资,反映出整个西方社会在乌克兰问题上的态度分化。
出于经济利益的考量,各国在如何“制裁”俄罗斯的问题上并不统一。冷战结束后,德国与美欧在政治上战线统一,但在经济上并非“铁板一块”,而与俄罗斯经济关系十分密切。不仅西方国家之间政治、经济不同向,政府与企业之间也是如此。 本报记者 齐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