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4:焦点
     
本版列表新闻
     
2014年03月28日 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官方推荐6节日促“错时祭扫”
姜燕
■ 鲜花一束寄哀思,正清明未到,申城扫墓高峰已至 本报记者 张龙 摄
  本报记者 姜燕

  明天,上海各大公墓又将迎来一波清明祭扫高峰,无论对前去祭扫的广大市民,还是对公墓管理方,都是一次严峻考验:道路拥堵、人流拥挤、环境卫生难以保障……今年,上海市殡葬服务中心计划在清明和冬至之外,向市民推荐另外4个祭扫时间,分别是传统节日上元节、端午节、中元节以及殡葬中心创立的祈圆节,以实现“错时祭扫”。

  对此,人们接受程度如何?本报与触动传媒联合发起民意调查,9天内有37226人参与调查,结果显示,超过6成的人认为这样的引导“很有意义”或“有意义”,但关键还要看推行的效果。

  清明祭扫诸多烦恼

  在调查中,对“每年清明或冬至去祭扫时,感觉最大的问题是什么?”这一问题,24.15%的人抱怨公交车或长途车太拥挤,33.03%的人对道路拥堵、公墓周边停车位难找感到头痛,25.95%的人觉得墓园人多嘈杂,影响祭扫时的心情,还有16.87%的人表示祭扫用品价格高、购买不便。

  清明、冬至祭扫高峰压力大,一直也是管理部门的心腹大患。上海市殡葬服务中心公墓部经理魏超说,一是墓园外部堵车,墓园外的道路狭窄,拥挤的车辆堵住道路,原本30分钟的路要开到两三个小时;二是墓园人挤,园内到处是带着大包小包的人,如果不下雨还好,一下雨撑着伞更加不便。另外有些祭扫者习惯烧纸,还有人燃放鞭炮,墓园里的空气污浊,身体不好的老人觉得很不舒服。经过长途跋涉的老人,在人群里挤了半天,又得不到很好的休息,很容易晕倒,而在当时的情况下,救护难度非常大。

  另外,由于祭扫过于集中,祭扫后,到处都是来不及打扫的残弃物,对逝者很不尊重。还有些前来扫墓的人一时间找不到墓穴的位置,要排队咨询,光排个队就要半个多小时。墓园里也发生过供品被盗等现象。

  “我们也很担心怠慢大家,所以才想要给大家多推荐几个日子,分散祭扫压力。”魏超说。

  6个节日错时祭扫

  上海市殡葬服务中心计划在清明和冬至之外,向市民推荐另外4个节日祭扫,分别是上元节(农历正月十五)、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中元节(农历七月十五)、祈圆节(一般公历11月中旬),以实现“错时祭扫”。

  接受调查者中,44.63%的人表示每年都在清明节祭扫,12.87%的人会在春节前后祭扫,8.52%的人选择了冬至,还有6.95%的人在先人的生辰或祭日祭扫。另外,也有13.13%的人在中秋节、上元节、端午节和中元节中的某一天祭扫,还有13.9%的人则没有固定祭扫时间。

  对上海殡葬服务中心引导的错时祭扫,30.6%的人认为“很有意义,可以缓解祭扫高峰时的各方压力”,31.06%的人觉得“应该有意义,但关键看推行的效果”,还有38.34%的人觉得“没意义,清明和冬至祭扫是中国人的传统习俗”。

  魏超说,考虑到大家的接受度,所以在6个节日里都特别策划了活动,如在端午节、中元节和祈圆节推出“花语公祭”和“音乐公祭”等。“上元节刚过完节,很多人还没回来,天气也冷,清明冬至本来就人多,而这3个节日气候暖和,适合公祭,墓园也有充足的时间接待祭扫者。”花语公祭是借用各种花语,用高雅、文明的方式向家人表示思念之情,音乐公祭则会邀请一些艺术家演奏追思的音乐表达人们的缅怀之情。

  此外,在每个节日,各个墓园还会推出不同程度的优惠或赠送服务,包括落葬客户赠送基本款的鲜花祭品、随葬品套餐等。

  四时祭扫古已有之

  上海民俗文化学会理事完颜绍元指出,自秦汉以来,墓祭活动祭祀时间也渐趋相对集中。大体而言分为春夏秋冬“四时祭扫”,春祭以正月半为多,秋祭在农历七月半为多,夏祭以夏至为多,冬祭以冬至为多。

  早时,春祭选在正月十五,因为这是全年的第一个望日,一般也是立春后的第一个月圆之夜,乃春气新来、阳盛之时的集中体现。秋祭逐渐稳定在农历七月十五也是同样道理,因为农历七月十五是下半年的第一个望日,一般也是立秋后的第一个月圆之夜,亦即秋气新来的阴盛之时。夏祭安排在夏至,冬祭安排在冬至,理义相通,前者是阳气因极盛而开始转衰之际,后者是阴气因极盛而开始转衰之时。

  后来,四时祭扫渐渐演绎分流。大体言之,春祭由正月十五向前往后拓展出元正、上元、二月朔3个节点。夏祭节点从夏至转为端阳。秋祭化出中元、重阳、霜降3个节点。中元影响最大,并同佛道二教相互交融,形式更加多样。冬祭化出十月初一、十月十五(即下元节)和冬至3个节点,下元节与正月十五上元、七月十五中元同属一个“三元”体系。

  6个节日中的“祈圆节”是上海殡葬服务中心为错时祭扫新创的节日,“您会在这个节日里去祭扫吗?”对此,51.5%的接受调查者表示“不会,没必要新创这样一个节日”,而感兴趣的人也不少,48.5%的人表示“有可能,但要看有没有特别的服务”。

  魏超解释,祈圆节的日子由传统的“寒衣节”和“下元节”而来,但考虑到寒衣节的典故大家可能难以接受,在名称上便以祈求团圆的美好愿望取代。

  专家视点

  ●苏智良 上海师范大学教授、上海殡葬文化研究所特约研究员

  比较倾向中元节>>>

  自近代以来,上海就是殡葬风俗的引领者,从火葬到树葬、壁葬等文明、节约的新型葬式的引入、创造和推广,上海都领风气之先。引导人们错峰祭扫,可以缓解清明当天的压力,也可以让人们更多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

  “在推出的几个节日中,我比较倾向中元节。”苏智良说,中元节是7月15日,正是夏季作物收获的季节,通过祭扫活动,人们也可聚会。日本的盂兰盆节就是中元节,这是中国古代的叫法,在那一天,日本也是国家法定假日,大家都去祭扫先人。

  ● 仲富兰 上海民俗文化学会会长

  要突破很有难度>>>

  清明扫墓、冬至落葬,这是中国人千百年来的习俗,想改变很难。如果只是缅怀先人或祭祖,在中国传统节日里都可以,上元节、中元节,哪怕是除夕、初一,都离不开祭祖,但是说到扫墓,还是要在清明节。特别是清明节除了扫墓,还有踏青,这是4月5日的气候决定的,春暖花开之际,人们扫墓并踏青,很合时宜。

  “错峰祭扫的想法虽好,但这样的压力恐怕很难回避,只有通过增强交通运输能力和现场调配资源来缓解。”仲富兰说。

   “园中园”引导新风尚 祭扫不忘敬贤思齐

  今天上午,奉贤永福园的“贤人文化园”落成开园,园内新建10座奉贤先贤塑像及24孝雕塑,供人瞻仰和祭扫。“园中园”将对先人先贤的祭拜与殡葬文化有机结合,是上海市墓园倡导殡葬文化的又一范例。

  墓园功能向文化延伸

  贤人文化园是一座敞开式的广场,占地约500平方米,道路两旁立有描述古代24孝的雕塑,园中有10座先贤塑像。永福园总经理孙伯根介绍,贤人文化园中的10座先贤塑像中,名气最响的是孔子的弟子言子,奉贤地名的由来也与言子有关,相传言子来此讲学后,当地便更名为奉贤。另外9人中有政治家,也有医学家。

  “清明祭扫,尽孝追思,不忘敬贤思齐,墓园是最好的传统教育基地。”孙伯根说。

  上海殡葬协会会长王宏阶也表示,上海已有多家墓园注重墓园文化建设,如福寿园建立了第一个人文纪念公园,滨海古园将逝者生前经历与墓园文化结合,让来到墓园祭扫的人们,有机会感受故去的名人大家及为国捐躯的仁人志士们深邃的思想和高尚的品格,有益于倡导移风易俗的殡葬文化。同时,也说明墓园的功能正从简单的祭扫向人文关怀延伸。

  圆了两位老兵的心愿

  今天早上,永福园还圆了两位志愿军老将军、老战士的心愿。今年92岁的鲍奇将军参加过抗美援朝战争,他珍藏了一张毛主席、周恩来接见志愿军代表团的珍贵历史照片。由于历时久远,原照有些模糊,老将军始终有个心愿,是将照片放大、修复。永福园了解到老将军的心愿后,找到技艺精湛的修复人员,将照片修理后扫描放大。老人非常满意,将放大后的照片一幅自己留存,一幅送给永福园志愿军纪念馆。

  94岁的抗战老战士罗慎之擅长书画,他将自己的许多字画捐给永福园,这次又捐赠了一幅迎客松。老人之所以对永福园心怀感激,缘于永福园于去年建立了抗美援朝志愿军广场和纪念馆,这是除沈阳和丹东外,全国唯一一座志愿军广场。老人感激园方惦记着他们这些为祖国与和平捐躯、奋斗的老兵。“我们将故去的老兵视为先贤,他们为国家与和平舍生忘死,是最该受到尊敬的贤人。”孙伯根说。自去年3月志愿军广场开馆后,已接待参观人数3万多人次。

  本报记者 姜燕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评论·随笔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焦点
   第A05版:2014春令热线特别报道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社会新闻
   第A10版:新民资讯
   第A11版:中国新闻
   第A12版:国际新闻
   第A13版:国际新闻
   第A14版:广告
   第A15版:文娱新闻
   第A16版:文娱新闻
   第A17版:体育新闻
   第A18版:体育新闻
   第A19版:财经新闻
   第A20版:艺术家具专版
   第A21版:老凤祥第二届上海国际兰展
   第A22版:老凤祥第二届上海国际兰展
   第A23版:老凤祥第二届上海国际兰展
   第A24版:老凤祥第二届上海国际兰展
   第A25版:老凤祥第二届上海国际兰展
   第A26版:老凤祥第二届上海国际兰展
   第A27版:老凤祥第二届上海国际兰展
   第A28版:老凤祥第二届上海国际兰展
   第A29版:申城社区
   第A30版:夜光杯
   第A31版:夜光杯
   第A32版:阅读/连载
   第A33版:市民文化节
   第A34版:市民文化节
   第A35版:市民文化节
   第A36版:市民文化节
   第B01版:陆家嘴金融城
   第B02版:封面人物/陆家嘴金融城
   第B03版:陆家嘴金融城/自贸之窗
   第B04版:热点解读/陆家嘴金融城
   第B05版:陆家嘴金融城/理念分享
   第B06版:金融天地/陆家嘴金融城
   第B07版:陆家嘴金融城/公司探营
   第B08版:上海花市/陆家嘴金融城
   第B09版:陆家嘴金融城/上海花市
   第B10版:股市大势/陆家嘴金融城
   第B11版:专版
   第B12版:基金纵横/陆家嘴金融城
   第B13版:广告
   第B14版:房产在线/陆家嘴金融城
   第B15版:陆家嘴金融城/彩票世界
   第B16版:网上网下/陆家嘴金融城
   第C01版:新尚周刊
   第C02版:人物
   第C03版:新尚专访
   第C04版:妆容
   第C05版:珠宝
   第C06版:数码
   第C07版:秀场
   第C08版:大牌
官方推荐6节日促“错时祭扫”
新民晚报焦点A04官方推荐6节日促“错时祭扫” 2014-03-28 2 2014年03月28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