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如今每年新发癌症5.9万例,相当于每年每1000个上海人中就有4个人新发生癌症,每年有3.6万人因癌症死亡,占了各种死因的32%,实在令人唏嘘不已。
上海各种新发癌症之中以肺癌最多,占了17%,肠癌其次为13%。这肺癌不仅发病率高居榜首,死亡率亦占癌症死亡之首位。
有些癌症与人体本身的变化有关,如乳腺癌、前列腺癌等与性激素的失衡有关,因此预防也就更困难些。但肺癌、肠癌之增加明显,则提示人们应该更多地关注不良的生活行为与癌症关系的问题。因为吸烟是肺癌的主要发病因素,高脂肪饮食与肠癌有关,皆已是不争的事实。
今年二月,“世界癌症日”前后,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布的信息说:随着人口的结构的老龄化,癌症的发病率也因此而增加,而老年人的免疫力差、重要器官的功能减退,也是癌症治疗效果差、死亡率高的重要原因之一。也就是说,因为老年人多了,所以癌症发病率高了、死亡率也高了。
不过,该中心根据多年积累的相关资料,剔除人口老龄化对癌症发病率、死亡率的影响,计算了上海市癌症的“标化”(即与一个设定的、不变的标准人口构成相比的)发病率与死亡率,却表明上海癌症的发病率近10年来只上升了6.7%,而死亡率下降了12.3%。可以说上海癌症的发病率上升趋缓,而死亡率下降明显。该中心还统计出上海癌症病人的五年生存率(即诊断、首次治疗后5年存活的概率)达54.3%,比10年前增加了25.8个百分点。如今上海全市有将近30万“曾经的癌症病人”生存着,而且这个群体还在逐步扩大。在我国一片肃杀的癌情中,这个报告露出了一线春光,是很值得人们欣慰的。
上海癌情的这一变化,说明肿瘤防治的前景光明。但是也必须看到上海癌症的发病率还只是“上升趋缓”,而且上升明显的癌症是与人们生活行为密切相关的肺癌、肠癌,上海的民众怎能不在建立健康的生活行为上多下功夫?上海癌症的总体死亡率下降、生存率的提高,还应该考虑到医学诊断技术的进步,使一些进展较慢、疗效相对较好的如乳腺癌、甲状腺癌、前列腺癌等获得早期诊断,而取得较好的疗效有关。我国癌症的总体5年生存率30%左右,上海能达54.3%,自与上海的科技发展、医师的尽力有关。但这54.3%还差美国11个百分点,上海的医疗科技界同仁怎能不继续努力?
不管怎么说,今年“世界癌症日”从上海传出的关于癌症的信息是令人鼓舞的,也是催人奋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