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1:一版要闻
     
本版列表新闻
~~~专家建议立法保障器官捐赠者和受捐者相关权利
~~~专家建议立法保障器官捐赠者和受捐者相关权利
~~~专家建议立法保障器官捐赠者和受捐者相关权利
~~~专家建议立法保障器官捐赠者和受捐者相关权利
~~~专家建议立法保障器官捐赠者和受捐者相关权利
~~~专家建议立法保障器官捐赠者和受捐者相关权利
~~~专家建议立法保障器官捐赠者和受捐者相关权利
~~~专家建议立法保障器官捐赠者和受捐者相关权利
~~~专家建议立法保障器官捐赠者和受捐者相关权利
~~~专家建议立法保障器官捐赠者和受捐者相关权利
     
2015年11月18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赞“大爱精神” 吁“身体权利”
专家建议立法保障器官捐赠者和受捐者相关权利
易蓉
  本报讯 (记者 易蓉) 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日前初次审议《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草案)》并于本月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今天上午,上海交通大学第三部门研究中心联合北京、黑龙江、上海、广东等地多所高校、研究机构的学者和慈善组织、法律等领域相关专家,召开《草案》意见讨论会。会上,专家建议将慈善法的名称改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公益法》,凸显“大慈善”概念。同时呼吁,把器官捐献等身体权利写入慈善法。

  “民间普遍认为,慈善就是扶贫救弱。这只是狭义的‘小慈善’,《草案》把促进教育、科学、文化、卫生、体育事业发展等公益事业也归类到慈善里,是一种‘大慈善’的概念。” 上海交大第三部门研究中心主任徐家良指出,在目前中国的所有慈善活动中,扶贫救弱实际只占10%,更多慈善活动还属公益类,因此他建议将法律的名称调整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公益法》。

  据统计,2010年至2013年四年间,我国已实施器官捐献641例,捐献大器官1756个,挽救了数以千计的生命。在人们感动于捐赠者挽救他人生命的“大爱精神”之余,如何通过法律手段保障捐赠者和受捐者的“身体权利”?“我国目前还缺乏相应法律法规的保障和对捐献者的激励补偿机制,要解决这个困境,就要用法律来保护捐赠者的权利,让越来越多的捐赠者不再是无名英雄。”上海交大医学院副教授汤晖指出,《草案》只包括了财产权和慈善服务权利,并没有包括器官、角膜、骨髓捐献等身体性权利。既然是慈善方面的整体法律,就不应该把属于慈善领域的器官捐献等内容排除在外。

  清华大学NGO研究所所长王名认为,政府是慈善事业的推动者、促进者,但不是慈善事业的主体,“立法最好规制公权力审慎地进入慈善,使慈善组织承担政府职能转移,成为有效的行业服务平台,促进慈善公益事业可持续发展。”在公益组织的信息公开方面,王名也特别强调要秉持审慎原则。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时政·要闻
   第A03版:新民眼
   第A04版:焦点
   第A05版:评论/随笔
   第A06版:民生速递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上海新闻
   第A10版:新民资讯
   第A11版:生态上海
   第A12版:社会新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长三角/中国新闻
   第A15版:互动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国际新闻
   第A18版:国际新闻
   第A19版:文体新闻
   第A20版:文娱/文体新闻
   第A21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22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23版:新民健康
   第A24版:时令/新民健康
   第A25版:新民健康/互动
   第A26版:慢病/新民健康
   第A27版:财经新闻
   第A28版:夜光杯
   第A29版:夜光杯
   第A30版:连载
   第A31版:阅读
   第A32版:专版
   第B01版:汽车周刊
   第B02版:车界车市/汽车周刊
   第B03版:汽车周刊/我爱我车
   第B04版:汽车资讯/汽车周刊
   第B05版:汽车周刊/汽车资讯
   第B06版:新民教育
   第B07版:新民健康/校园内外
   第B08版:校园内外/新民教育
   第B09版:新民教育/校园通讯
   第B10版:专版/新民教育
   第B11版:新民教育/移民招聘
   第B12版:广告
习近平抵菲律宾出席APEC会议
将资产变股权 让农民当股东
你打“擦边球”我杀“回马枪”
灭蚊正当时
赞“大爱精神” 吁“身体权利”
足不出沪买全球 跨境电商跨大步
“李鬼”搬场公司 撒“网”揽客宰客
“行刑对接” 震慑“钉子户”
艺术品拍卖 市场已回暖?
报头
新民晚报一版要闻A01赞“大爱精神” 吁“身体权利” 2015-11-18 2 2015年11月18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