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儿,课程精致——学校构建了“三明治式”人才培养模式,通过课程育人、文化育人、实践育人、管理育人、校企深度合作育人,用培养精英的方式培养技术技能人才,通过明晰的生涯规划指导,为懵懂的少年树立奋斗的方向和理想。
在这儿,校园生活精彩——每年开展的“商旅好人”评选不以分数为唯一标准,致力于放大学生的每个优点,并成为上海市校园文化特色品牌;在营销节、美食节、外语节等校内活动和一次次校外志愿者服务过程中,商旅学子得体的仪态、大方的举止、自信的神情,展示中职名校的风采。
校长李小华说,上海市商贸旅游学校致力于在“精”“特”“强”上做文章,“精致教育”将是学校不变的追求。
培育“好人” 放大每一个优点
在商贸旅游学校校园,有一整面笑脸墙。每天用微笑迎接师生的,是学校评选出的一批“商旅好人”。多年来,为了挖掘更多商旅学子的闪光点,引导学生“崇德向善、见贤思齐”,商贸旅游学校开展了“商旅好人”评选,将“有能力的好人”作为育人目标。
他们中,有勤学专业、梦想为病中的父亲开一家餐厅的烹饪高手,有从零起步跟随老师传承苏州弹词的艺术女生,有钻研服务器开发技术获得创业第一桶金的电脑达人,有为学校大小活动贡献无数金点子的美术创意社团……李小华强调,“商旅好人”不同于传统的“三好学生”,不以学生的学业成绩为主导,在学生成为“人才”之前鼓励学生先成“人”。任何微小的义举、善举、爱举、壮举、孝举或某一方面的突出表现,都将获得表彰。每一年,“商旅好人”的评选揭晓仪式成为学校最隆重的“春晚”,老师字斟句酌,为每个获奖者撰写勾勒其特点的颁奖词。李小华希望,通过这个评选,让中职学子在评选和学习的过程中了解自己优势和不足,找到自己的人生坐标。
为了弘扬“好人”之风,在商旅,有一句响亮的口号“人人都是志愿者”。在南京路志愿者服务队为市民们刻章、画肖像,在上海儿童艺术剧场、轨交1号线为游人指路、提供后勤服务,每周两次在顾正红纪念馆担任讲解员……戴着闪亮的校徽,带着灿烂热情的笑容,商旅学子走出校园、融入社会,展示青春学子的风采,彰显阳光正气的风范。
家长感言
● 2014级空乘专业樊毅欣家长
从小,我们对孩子管教严格,不让他自作主张,可能这样的教育方式让孩子日渐消退了主动性,加上中考成绩不如意,儿子刚进入商贸旅游学校时候非常不自信,也很内向。
仅仅一年的时间,儿子变得自信开朗,还获得了“商旅好人”提名奖,这要归功于学校的教育理念和老师的教育方法。我还记得班主任邬老师第一次家访时说的话,“成绩好坏不是衡量一个人的唯一标准,你可以在很多地方实现自己的价值。”在邬老师鼓励下,樊毅欣担任了班级的团支部组织委员,以及班级志愿者服务队“微尘小队”的队长,每月一次组织同学去潍坊街道养老院服务。
邬老师时常把每个孩子点滴的进步告诉家长,她对孩子的信任和鼓励,让我们一次次反思自己的家庭教育。学校每学期组织班级进行一次值星劳动,第一次值星活动后,樊毅欣就被评为了值星明星。我们欣喜地看到,他无论在家里还是在学校,做事越来越主动。他参加了学校的调酒社团,主动报名寒暑假的勤工俭学,还参加了校级的志愿者队伍,在忙忙碌碌中变得朝气蓬勃。
学生感言
● 曹扬(2009届毕业生,目前就读于上海电机学院市场营销专业)
虽然是一名中职生,但是,我也圆了我的大学梦,拥有了精彩的大学生活。如今,我在学院内担任团总支书记助理一职务,分管青年志愿者协会、社会实践部、生活部、红十字分会和社团管理部工作。我最感激的,还是商旅校拥有的志愿者经历,它让我从一个对未来迷茫的黄毛丫头,成为一个有行动力、有梦想的人。
英语老师曾晨是我们学生志愿者队伍的负责人,她不仅教会我们如何胜任工作,也鼓励我们创建新的志愿服务点。她给予我们充分的信任,鼓励我们凭借自己在学校所学的一技之长,获得市民们的认可。我在志愿者服务过程中得到了锻炼,变得自信、变得稳重、变得更有责任心。进入大学以来,我积极参与到“铁路小甜橙”“阳光洒天下”“大手牵小手,快乐成长一起走”“暑期爱心暑托班”等社会实践项目中,从一名志愿者成长为志愿者工作负责人。我的志愿者服务时间达到了300小时,同时也获得“上海市优秀志愿者”等光荣称号。我要用我自己的力量去感染很多人,让更多人投身于公益实践项目!
学生发展中心
为每名学生订制“生涯规划”
作为上海旅游职业教育集团理事长单位,商贸旅游学校学校致力于培养现代服务业的应用型人才,合作企业达到200多家。从入校之初,学校特有的“学生发展”中心就为学生的未来导航。
学生发展中心整合学校原有的心理辅导、家庭教育指导、生涯辅导三项特色工作,实现全程化、个性化、社会化一体的学生发展辅导与服务,并利用互联网,开展了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生涯规划。
“我们要用赏识和发现的目光去看待学生,不是用一把尺子去‘量’学生,而是帮助每一位学生,找到他的长处,扬长避短,正确地引导和挖掘他们。”李小华说。
学校除了通过课程教学、团体活动、个别辅导、行业报告、企业实践、职业体验、顶岗实习等活动,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发现自身特质以及潜在优势以外。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网络服务系统为学生提供学习生活导航、就业创业指导、升学留学指导,学生事务办理等多项服务。学生可便捷地了解企业资讯,寻找适合自己的信息;还可以通过互动平台向发展中心的老师随时提出自己在学习、实习以及生活方面遇到的各种问题,获得帮助;依托“个人成长档案袋”,学生能记录自己在校期间成长轨迹,借助网络测评完成自我认知。发展服务中心的老师在此过程中,跟踪辅导,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的规划。
学生感言
● 孙佳绮(2011届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目前任职上海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入境部)
初中毕业,根据城市发展趋势和自身性格特点,我报考了商旅校。除了课堂内丰富的知识,老师带领我们走出课堂、走出校门,参观知名旅行社,考察酒店,前往上海著名旅游景区(点)进行教学实践,并邀请了行业专家来学校为我们进行职业和行业发展的介绍。这些全方位、立体化的专业学习生动、形象,成为书本知识的有效补充和延伸。
三年级,我进入旅行社顶岗实习。这时我才发现,平时一些觉得繁琐难记的课程,在实践中起着重要作用。实习起步阶段,繁忙的工作压得我喘不过气。幸运的是,我遇到了担任毕业实习生就业指导的金红雨老师。她用别的同学实习的经历鼓励我,告诉我他们是如何克服困难、如何解压、如何边工作边学习,并建议我报考导游资格证考试。我把业余时间都投入到了紧张的学习,因为工作的关系,我选择了考证强化班,每次上完课回到家整个人都感觉超级疲劳,但在金老师的鼓励下,我还是坚持下来拿到了证书。现在回想起来,学校不仅给予我知识的储备,更帮我明确了职业方向。
校企合作
提前适应职场需求
为了实现学校教育和企业需求“无缝对接”,商贸旅游学校创造了“习而学的三明治式”人才培养模式——第一年,安排1-2周的企业见习,帮助学生了解职业要求和职业环境;第二年在学习了相关专业课的基础上,安排1-2月的企业教学实习,加强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第三年安排顶岗实习和轮岗实习,帮助学生全面熟悉工作岗位和工作流程。
李小华介绍,在商贸旅游学校,已经不仅是单纯的用人单位挑学生,学校也对用人单位严格把关。每年,学校都会走访新老用人伙伴,根据情况分别区分出“战略伙伴”“合作伙伴”和“普通伙伴”,不断提升用人单位质量,保证学生就业质量。
学生感言
● 郁薇(2014届美术专业毕业生)
中考前的两个月,我来到了上海市商贸旅游学校,误打误撞遇到了美术专业徐本方老师。我早在预初时就已加入学校摄影部,我把初中时获得的摄影比赛奖状交给了徐老师,徐老师对此很感兴趣,鼓励我报考商贸旅游学校试一试。那一刻我就在心中做出了足以改变我人生轨迹的决定:我一定要进入这所学校!
入校不久,我就加入了由“星光计划”金牌教练阮毅老师带领的米格工作室。“米格”是一家校企合作工作室,也就说,除了学习以外,我们所有制作的项目都是实际工作项目,需要最终通过企业的认可,直接接受市场的检验。米格有着十分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设备,几乎与市场同步。
作为“星光计划”数字影视后期制作项目组的学生,因为要参加比赛,我每天都很辛苦。但是我从不抱怨,因为我很喜欢这里的氛围。每天,阮老师都会让我们见识新的特效,学习新的技能。严师出高徒,米格连续培养出了三届上海市、四届全国职业技能大赛的冠军。
因为引入企业合作,让我们也有机会去拍摄的现场,边学边做,学校和企业无缝衔接虽然有压力,但却充满着动力。现在,我在上海日欣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工作,《淘最上海》《东京印象》《星旅途》等收视率很高的节目都是我们公司出品的。和我一样担任编导助理的,还有很多大学生。我在中职校园所学到的一切,让我有底气和他们一起比拼。
本报记者 陆梓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