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华,由伯乐挖掘赏识。成功,由团队推动促成。而那份世界在我脚下的豪迈,更由天时地利人和铸就成全。个体的能量,往往是最浅显的引领,最直白的开拓。
这些年,中国体坛星光熠熠。他们灿若星辰的背后,无不张扬着隐于热闹中的幕后推手。后者,经营他人的生活,计划他人的繁茂。今日,且难得将目光投射于体育人生的设计师们。什么样的理念,什么样的视野,便促成什么样的作品——聚焦体坛明星背后的能工巧匠。
编辑的话
体育报道,围绕赛事做文章。“赛”中,出观点,找话题。“事”中,讲故事,写人物。在前两期,我们写了人物,讲了故事。今天,就找些话题聊聊了。
过去十年,中国体坛不时有明星涌现。有些,甚至成长为国际级的巨星。在这些闪耀的人物背后,多有幕后推手助力。虽然文章中对各类经纪人有着“国际化”、“半洋半土化”、“本土化”、“家族化”等划分,但这绝非包含着主观的褒或贬。我用“一个好汉三个帮”来做主题,也是客观上报道经纪人对明星们的引导,帮助他们成为人生赢家。这是一个经典的话题,我们只作抛砖引玉,相信读者心中自有评判。 蒋家风
国际化:李娜
经纪团队:国际管理集团
理念:国际一线巨星
团队背景:国际管理集团(IMG)是全世界最大、业务范围最广和真正一心一意为体育和娱乐事业工作的营销和管理公司。成立于上世纪60年代初的IMG,在全球25个国家设有130多个办事处。他们旗下有着泰格·伍兹,费德勒和莎拉波娃等各项目的一线体育明星。
2014年初,李娜澳网夺冠,职业生涯第二次大满贯女单折桂。在现场的获奖致辞中,她开着玩笑,却也透着正经感谢自己的经纪人:“谢谢你,麦克斯,你让我更富有了。”
麦克斯·埃森巴德是IMG高级副总裁。早在李娜飞黄腾达之前的2009年,IMG便凭借着独到的眼光与其结盟。签约后的一年多,李娜仍旧只有球衣装备和网球拍两大赞助。有心急的人士质疑:IMG是不是在忽悠李娜。埃森巴德却我行我素,在接受采访时他曾告诉记者:“从签下李娜开始,我们就有一整套方案,如何将她打造成国际一线巨星。所以我们对品牌的引入非常谨慎。通过品牌,我们向外传递的信息是——李娜是国际巨星。”换言之,合作的品牌必须称得上李娜的这一目标形象。所以,钱,甚至不是商业合作的唯一标准。埃森巴德苛刻地为李娜筛选赞助商:起价每年800万美元,最少签3年,国际知名的一线品牌。李娜曾手握这样的经营品牌15个。
点评:李娜充分信任IMG这个大管家。后者带来的,不仅仅是财富,还有形象建设与离开赛场后的人生规划。
半洋半土化:姚明
经纪团队:北京众辉国际体育管理有限公司
理念:国际巨星
团队背景:有着芝加哥大学MBA学位的章明基,1996年开始参与指导、安排姚明的体育事业发展及商业活动的运作。之后,成立了北京众辉国际体育管理有限公司。有专业人士评价:从章明基开始,中国才有了真正意义上的体育经纪人。
姚明,又一个从体制内走到体制外的体育人。他的身高,他作为亚洲人加盟NBA的意义,以及他身后的中国市场,注定了其不平凡的体育人生。章明基在美国成长学习,却也保留着华人的文化根基。早期独闯美利坚的姚明仰仗章明基的人脉及情感依托,后期章明基则通过姚明获得巨大收益两者互相依存,互相促进。
初涉NBA,姚明遇上最大的麻烦,是中国篮协的“抽成”。姚明直言自己对此非常反感:“我认为他们不配得到这笔收入”。按照最初的设想,中国篮协“狮子大开口”,要从姚明每年的收入中抽走50%!
此时,便是考验一个优秀经纪团队的谈判能力。在章明基等人努力下,他们在和中国篮协的谈判中为姚明争取到了利益最大化。最终姚明的上缴数额虽没有对外公布,但根据外电的报道,大概为税后的3%。姚明曾签下5年7600万美元的合同,加上每年不低于400万美元的广告收入。这样,中国篮协每年有可能从姚明那里拿到210万-350万元人民币。
点评:一名优秀的经纪人,其重要标志就是帮助客户获得利益的最大化。打破固有模式的条条框框,说服传统势力的妥协转向,拥有海外文化背景的章明基,“深得姚心”。当姚明退役后,两人仍保持着合作的关系。
本土化:刘翔
经纪团队:中国田管中心
理念:体坛明星
团队背景:刘翔的团队,核心其实一共也只有三个人:师傅孙海平、校长李国雄和国家田径队总教练冯树勇。无论是商业开发,还是训练保障,到退役后飞向何方,都留下可议话题。
不少人持有同一个观点:一个在田径赛场短距离跑道上赢得过奥运金牌,创造过世界纪录的亚洲人,无论是声名还是随之而来的商业价值,都本该是中国体坛第一人。但这一次,飞人刘翔,落在了人后。
非职业化的行政运作,是刘翔职业生涯的最大掣肘。北京奥运刘翔退赛,公众影响一落千丈。危机公关,在哪里?2008年的夏天,对于刘翔来说是毁灭性的。他的团队在发现伤病后,瞻前顾后、一再拖延。他们怕直陈伤情,外界会解读为“惧怕罗伯斯”,又担心高点跳水后舆论会有损稳定。抱着侥幸心理拖到比赛这天,终于无法收拾。四年后刘翔旧伤复发,团队又重蹈覆辙。北京奥运无预兆退赛造成的信用崩溃早已无法挽回,无论刘翔用怎样的姿势——直接退场或者单腿跳向终点,都势必陷入一波新的质疑。
发现伤病,晚了。治疗伤病,弱了。先进保障,在哪里?群策群力的医疗团队,也显得那么不堪一击。刘翔凭借着自己的过人天赋和坚韧执着,撑过了一个又一个四年。离开时,我们仍记得雅典的那个8月,他带给所有中国人前所未有的震撼。刘翔尽力了。
点评:看上去,刘翔在“国家队”的保护中应有尽有,但事实上却并不完善,特别是在他的人生旅途上。百年一遇的人才,因为没有科学化、职业化的养护,未能达到理想的高度。
家族化:孙杨丁俊晖
“经纪”团队:爸爸妈妈
理念:行业骄子
团队背景:在孙杨明确表示自己不需要经纪团队后,妈妈杨明,这位曾经的浙江女排主力,便越来越多地替儿子“挡风遮雨”。而破釜沉舟变卖房产送儿子丁俊晖去东莞练球的丁文钧,也在中国斯诺克一哥的职业生涯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力。
国家队与单飞,并不是中国体育的全部。家庭作坊,是中国式的存在。孙杨虽然一直在国家队受训,但他的更多新闻中,出现母亲的身影。2011年上海世界游泳锦标赛,坐在看台上的孙杨妈妈就拒绝摄影记者拍摄,惹来不欢而散。2012年天津大运会,孙杨结束训练后在妈妈陪伴下走出场馆,遇到守候的记者和粉丝,孙妈妈当场发飙:“别拍了!烦死了!讨厌死了!”当时,孙妈妈是浙江省游泳队领队,这是为了让孙妈妈陪伴孙杨比赛而设的职务。2012年伦敦奥运会,在奥运村外的咖啡馆里,当偶遇孙杨的本报记者远隔至少30米拿出手机拍摄时,孙杨妈妈又差人送来“狠话”:“影响了我儿子的比赛成绩,你负得起这个责任吗?”浙江体育局的领导曾试图劝说孙杨不需要去哪里都带着妈妈,但24岁的孙杨态度坚决:“没有妈妈陪伴,不练也罢。”
爱儿心切,多加呵护,本也没有错。但妈妈的好儿子孙杨,却一再惹出是非,从无证驾车,到与启蒙教练朱志根的红脸分手,无不证明了孙杨的游泳能力没问题,但人际交往、社交融合多需磨砺。
另一位家族化的代表,无疑是丁俊晖。他凭一己之力繁荣中国斯诺克,其幼时辍学孤注一掷也有了回报。但2013年五次排名赛夺冠,到连续两年未有表现,大起大落非成熟表现。不久前的英锦赛,输球的丁俊晖更是爆出粗口,遭到处罚。
点评:孙杨和丁俊晖都是他们所在领域的世界冠军。作为公众人物,获得名利的同时,也需要承担相当的社会责任。人们仰望他们的荣耀,人们也会为他们人格魅力所折服。这需要暂离温暖的家庭怀抱,到真正的社会洪流中去伪存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