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马革顺100岁生日之际,本报曾对他进行了整版专访。当天,这位出身牧师家庭的健康老人,一早起床,临窗引吭,唱过4首圣诞歌曲。他最不喜欢的就是“发挥余热”四个字,最喜欢的是不熄的奥运圣火。其自传的书名就是《生命如圣火般燃烧》。
他在99岁之际还举办了两场音乐会、带毕业了3名研究生。百岁生日则是在“克勒门”以一场音乐会的形式欢度的。音乐会开场,在马革顺改编的《运动员进行曲》的伴奏下,他由其夫人推着轮椅“入场”……马革顺对生活的态度,一如其解读《雪花》一曲的合唱法则:“你看那雪花每一瓣都不一样,但是千千万万片雪花其实是有共性的——那就是他们都是六角形的。她们在表现个性的时候又保有共性,并最终飘向大地,保护冬苗……”
1914生于陕西乾县的马革顺,从小在教会唱诗班唱歌,中学毕业后入国立中央大学教育学院音乐系,师从奥地利音乐博士史达士。1937年毕业于中央大学音乐系,抗战胜利后,赴美国维斯铭士德合唱音乐学院专攻合唱指挥,获硕士学位。1950年毕业于美国西南音乐学院研究院。回国后。先后任教于华东师范大学和上海音乐学院。1981年2月,应美国合唱指挥家协会邀请,前往美国21所大学讲学和举行音乐会,并获维斯铭士德合唱音乐学院“荣誉院士”称号,生前为上海音乐学院教授,中国音协第四届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