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4:聚焦/文体汇
     
本版列表新闻
书画鉴藏学术研讨会首次开放旁听,八十个旁听席位半天全部抢空——~~~
书画鉴藏学术研讨会首次开放旁听,八十个旁听席位半天全部抢空——~~~
书画鉴藏学术研讨会首次开放旁听,八十个旁听席位半天全部抢空——~~~
     
2015年12月20日 星期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书画鉴藏学术研讨会首次开放旁听,八十个旁听席位半天全部抢空——
吴湖帆研讨会为何一票难求
乐梦融
■ 烛奸录手稿
  “吴湖帆书画鉴藏特展”正在上海博物馆如火如荼开展,大多数藏品是新中国成立之后首次露面(或整体展开),展品质量之精、数量之多在书画爱好者中迅速赢得了口碑。

  明天,海内外博物馆的吴湖帆专家们将齐聚上海,用两个整日时间挖掘、重估吴湖帆的艺术成就,尤其是在鉴藏领域的卓越贡献。

  明日会场的到访者中不乏吴湖帆生前的朋友。应各界要求,上海博物馆首次向公众开放学术研讨会的80个旁听席位在半天内全部抢空。

  “抢救”开会口述实录

  上海博物馆15日在媒体发布消息,对公众开放80个旁听名额成为“香饽饽”,有专业背景旁听者的申请将优先考虑,但报名人数还是在半天内迅速满额。馆方透露,目前已经无增设座位的可能,只考虑通过各种媒体渠道在会后转播研讨会成果。

  据悉,学术研讨会明起持续两天,早上9点开始,到下午5点结束,除了主旨发言外,每位嘉宾发言时间规定约为15分钟。

  一场专业的学术研讨会引来抢座位,这让上博也出乎意外。来自上海文史馆的报名者陈挺女士说,吸引她旁听的最大原因是,出席名单含金量很高,观众看好他们会挤干水分,带来有关吴湖帆的“干货”。

  有专家私下交流认为,在吴湖帆鉴藏特展开展之际,召开国际化的吴湖帆研讨会恰逢其时。与吴湖帆本人有交集的朋友们在过去10年、20年内因年龄原因相继谢世,再不进行梳理和抢救式的口述实录,将留下永久遗憾。

  齐聚华人博物馆界

  记者了解到,上海博物馆、故宫博物院、中国国家博物馆、辽宁博物馆,天津博物馆,台北故宫博物院,苏州博物馆等吴湖帆作品以及鉴藏品的收藏重镇,都派出了强大的专家阵容。中央美院、上海图书馆,中国艺术研究院等学术机构也有研究院参与。

  正在筹备研讨会的上博工作人员告诉记者,邀请名单是经过了多次商讨,网罗研究吴湖帆的一流专家,而光有大名头但对吴湖帆缺乏研究的不作邀请。其次,邀请对象从吴湖帆的“朋友圈”着手,包括家属、后人、弟子、梅景书屋再传弟子、同时期画家后人等,这些人群中不乏与吴湖帆本人有直接交往,他们提供的第一手历史掌故见证了梅景书屋的过去,此番钩沉历史必将丰富吴湖帆的生平经历。

  吴湖帆弟子董慕节曾请雕塑大师张充仁来为吴湖帆塑像,该铜像(见上图)也陈列在本次展览中。他年事已高,手写发言稿托女儿董佳玫代读,他告诉上博,知道上博为先师办展,激动得一夜未眠,这是公立博物馆第一次举办吴湖帆的特展。吴湖帆弟子徐子风现年90多岁了还将列席会议,吴湖帆弟子颜梅华将以《跟随吴湖帆先生学艺的那些日子》为题做报告。吴湖帆是原苏州博物馆馆长钱公鳞的舅公,钱公鳞则将这次的研讨会形容为“迟来的春天”。

  此番出席会议的著名画家了庐,60年代初跟吴湖帆见过面,了庐是张大壮先生的弟子,张大壮曾在庞莱臣“虚斋”整理书画的,他说,了庐这个名字,是张大壮和吴湖帆一起取的,吴湖帆赠他《富春山居图》珂罗版,艺术经历一直受益于吴湖帆的艺术思想。

  上博方面从10月8日发出邀请函,筹备期只有两个多月,时间仓促。不过,受邀人一呼百应,单是北京故宫博物院就由专家肖燕翼领衔8位研究馆员出席。

  “干货”会议开两天

  上海博物馆书画部副主任、研究员凌利中告诉记者,此前开会碰到若干日本学者,只知道吴湖帆的画工卓著,完全忽视掉吴湖帆的鉴定能力,谈到中国近现代鉴藏名家,只知道王季迁、张葱玉、徐邦达等,殊不知他们都曾得到了吴湖帆在鉴藏方面的指点。可见召开研讨会是很有必要的。

  上海博物馆馆长杨志刚说,吴湖帆是里程碑式的人物,对于中国后来的书画鉴定贡献卓越。现在很多画的真或伪成了定论,很多结论的源头都在吴湖帆那里。对于如此重要的鉴藏家,以前关注得不够。吴湖帆也是海派大家,上海作为吴湖帆的生活工作的城市,有责任办好这个展览和研讨会。此次展览的策展理念非常新颖,上博将典藏和研究力量有了较好的结合。

  此外,吴湖帆的鉴藏结论散见于绘画题款、笔记、日记等中,上博已经和上海书画出版社接洽,争取早日出版吴湖帆对过眼的古书画的鉴定意见(全集)。      本报记者 乐梦融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时政·要闻
   第A03版:读者之声
   第A04版:民生调查年终特别报道9
   第A05版:民生调查年终特别报道9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社会新闻
   第A08版:中国新闻
   第A09版:目击
   第A10版:新民资讯
   第A11版:文体汇
   第A12版:动态/文体汇
   第A13版:文体汇/人物
   第A14版:聚焦/文体汇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广告
   第B01版:星期天夜光杯
   第B02版:读书/星期天夜光杯
   第B03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第B04版:夜光杯/星期天夜光杯
   第B05版:星期天夜光杯/阅读·连载
   第B06版:都市专栏/星期天夜光杯
   第B07版:星期天夜光杯/新智
   第B08版:译文/星期天夜光杯
   第B09版:教育风采
   第B10版:百姓纪事/星期天夜光杯
   第B11版:星期天夜光杯/上海闲话
   第B12版:快乐作文/星期天夜光杯
   第C01版:金色池塘
   第C02版:晚晴风景/金色池塘
   第C03版:金色池塘/长命百岁
   第C04版:银发社区/金色池塘
吴湖帆研讨会为何一票难求
市民百姓跳舞 世界名团伴奏
进剧场,成市民“迎新习俗”
新民晚报聚焦/文体汇A14吴湖帆研讨会为何一票难求 2015-12-20 2 2015年12月20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