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岁的吴松官老人拿着自己和老伴的身份证原件和复印件来了,填好“上海市敬老卡集中办理申请登记表”,交给工作人员。工作人员受理后,递给吴松官老人一张“受理回执”,前后不超过3分钟。吴松官老人说,家里订了好几份报纸,《新民晚报》《上海老年报》上都有办理敬老卡的消息,居委会在楼道里也贴了通知,受理时间和地点、需要的材料写得清清楚楚。吴松官是个党员,党支部建了个微信群,“微信群里都发消息了。这件事老人都很关心!”
从8时半到9时,11位老人办好了登记手续。老人说,很方便,不用排队!
殷家角居委会特意摆了几把椅子供老人休息,但这几把椅子几乎一直是空着的。殷家角居委会书记余美香笑着说:“这说明前面宣传工作做得好,让老人错时办理。我们跟居民说,从4月11日到5月31日都可以办理。不需要挤在一起。”
殷家角居委会所辖范围内,常住居民中65岁以上的老人有840多位。余美香介绍,对于高龄、独居、纯老家庭以及行动不便的老人,居委会会派工作人员上门办理。“4月底前居民自己来登记,5月1日以后,居委会会将老人信息进行比对,确保没有遗漏。”余美香说,怕老人着急,这两天会给几个行动不便的老人打电话,请他们耐心等候,不会忘了他们的,只是这两天太忙,人手不够。
从5月3日开始,老年人可以根据通知领取已经制作好的敬老卡。由于敬老卡的制作、银行资金发放系统的开发建设等需要一段时间,首批津贴将于6月下旬统一打入敬老卡。余美香说:“跟老人说了,不管是4月11日来登记,还是5月31日来登记,津贴都是同一时间进卡。不会少的!”
本报记者 鲁哲
【相关链接】
错过办理怎么办?
首批老年综合津贴和敬老卡的申领涉及280多万老年人。在4月6日举行的市政府新闻发布会上,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如果因种种原因错过了办理,或者未能及时办理的老年人也不用着急,可以到就近的社区事务受理中心申请办理,因为津贴的计发是从老年人符合条件的当月起计发,即便错过了集中办理阶段,到常规办理阶段申请也不会影响老年人的津贴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