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SCI公司于2014年提出将A股纳入其国际指数的路线图,并于2014年和2015年进行了两轮市场咨询。去年6月,MSCI决定暂不纳入,但将A股保留在审核名单上。今年4月,MSCI再次征询国际机构投资者的意见,并将于6月宣布决定。
前一轮市场咨询中,投资者对A股市场的担忧主要集中于额度分配、资本流动限制和权益所有权问题上。2016年2月发布的《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境内证券投资外汇管理规定》明确QFII基础额度按照资产管理规模一定比例计算,允许开放式基金按日汇入汇出资金,部分解决了前两项担忧。未来深港通的启动和沪港通的扩容,有望进一步降低外资进入A股的门槛,满足海外投资者更高的流动性需求。另外,本轮咨询中,大规模的主动停牌和反竞争条款成为MSCI新的关注点。瑞银认为,与上一轮市场咨询相比,MSCI今年宣布纳入A股的可能性明显提高。
那么,哪些A股可能加入MSCI指数?据MSCI披露,瑞银预计421只A股可能被纳入指数。瑞银估算,截至4月1日,MSCI China A International FIF(Foreign Inclusion Factor)自由流通市值约8340亿美元,覆盖可投资A股股票池64%的市值。瑞银根据MSCI公布的GIMI指数编制方法,取30%和自由流通股占比两者中的较小值估算FIF,将A股公司按FIF自由流通市值排序,排名前400的公司加入的可能性较大。
对A股会产生什么影响?瑞银认为A股纳入MSCI指数的长期正面意义大于短期资金流入带来的影响,将吸引更多外资关注A股市场。MSCI估算:若按5%的比例于2017年纳入,A股在MSCI China指数中的初始权重或为4%,在新兴市场中的权重约1.1%,吸引约22亿美元被动资金配置相关A股,由于纳入的A股或超过400只,瑞银预计对单个公司带来的外资流入将十分有限。若最终按100%比例纳入,A股将占MSCI China指数46%的权重,同时中国占新兴市场权重将接近40%。但全部纳入的过程可能需要较长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