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2月美国老年学会网上发表共识,认为血中维生素D达到75mmol/L(30ng/ml),可以防止老人跌跤。2014年初《美国老年学会杂志》正式发表文章。此类文章很多,新民晚报“康健园”版于2014年2月也根据这些文献发表了文章。但作为膳食补充品(我国称为保健品)维生素D应该用多少剂量呢?2014年2月“康健园”的文章提出每天要1000单位以上,美国老年学会曾提出每天4000单位,因2011年美国医学研究院认为每天补充4000单位可使血中达上述标准者占92%,而只有1000单位者只能有51%。因此,对剂量的问题尚在讨论中。
日前,网上提前发表了瑞士学者在《美国医学会杂志·内科学》上对此问题研究文章,结果“U”字形,老人缺乏维生素D易跌跤,但补充太多也易跌跤。
他们作随机临床研究,对象是住社区的200名70岁以上老人,平均年龄78岁,女性134名,要求去年曾有一次轻度损伤的跌跤。随机分3组,服维生素D一年,剂量对医患都是双盲,每月补充一次。第一组是作为对照组,喝5毫克含维生素D24000单位液体及3粒安慰剂胶囊,此组相当于每天800单位。第二组喝60000单位液体及3粒安慰剂胶囊,相当于每天2000单位。第三组24000单位胶囊及300微克骨化二醇,这是维生素D的肝脏代谢产物,液体则是安慰剂。以上各服12次,共一年。
此200人于开始时均测血中维生素D,有116人(58%)<20ng/ml,属于缺乏,隔半年或一年再测,高剂量2组易达到正常(>30ng/ml),高剂量组各为80.8%及83.3%,而对照组为54.7%,一年中3次全面检查,各在入组时、半年及1年。除体检等以外,测下肢功能,包括步速、连续站立及平衡试验(称为SPPB计分)等。此外每月记录有无跌跤。
结果高剂量2组一年后下肢功能并无明显改善,反而更易有再跌跤(P=0.048),而低剂量组的下肢功能改善最好,跌跤的倾向最小,比高剂量两组跌跤者少。高剂量组跌跤者各为66.9%及66.1%,而对照组为47.9%,相比有统计学显著意义。前2组增加跌跤47%及24%,而对照组减少6%。很奇怪,入组时血中维生素D并不缺乏的老人在服用每月6万单位剂量后,与对照组相比跌跤危险性反而增加了65%。
在补充一年后血中维生素D最高者(44.7-98.9ng/ml),与最低者(21.3-30.3ng/ml)相比,跌跤的危险性要增加5.5倍。研究者认为血中浓度维持在21-30ng/ml最好,因此其跌跤的危险性呈“U”字形,浓度太高不好,太少也不好。
杂志在发表时配发了美国旧金山专家的社论。他认为养老院老人每天补充800单位维生素D及1200毫克钙,而对一般老人居民应多少剂量尚不肯定,有时平衡饮食中维生素D即足够。而瑞士研究者认为不补充对老人是不够的,因全世界约有一半人血中维生素D水平是不足,补充合适的剂量是安全的。
我们希望每天吃多种维生素丸者留心其中维生素D含量,对老人补充一些维生素D是有好处的,但是剂量切勿太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