嗅觉障碍是耳鼻咽喉科的常见症状,可表现为嗅觉减退、嗅觉丧失、嗅觉倒错、异嗅和幻嗅等。造成嗅觉障碍的原因有很多,其中,上呼吸道感染(如感冒、流感)、头部外伤以及鼻-鼻窦疾病是引起嗅觉障碍最常见的原因。此外,引起嗅觉障碍的原因还有化学物质损伤、放射治疗、营养不良、手术损伤、颅内肿瘤、精神紊乱及先天性嗅觉丧失等。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高,嗅觉功能也会逐步发生不同程度的减退。
嗅觉障碍的诊断最好到正规医院进行,多数患者的病因能够通过仔细询问病史作出判断,嗅功能检查临床常用的有T&T嗅觉计测试、UPSIT测试、五味试嗅液测试等,但国内大部分医院尚未普及应用。
目前,嗅觉障碍仍是耳鼻喉科难治性疾病之一,缺乏满意的治疗手段。传统的治疗方法包括全身或局部使用类固醇激素、抗生素、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等,但现有治疗仅对一部分患者有效,仍有大量的患者经过治疗,嗅觉无法恢复。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的上海市名老中医工作室多年来一直把中医治疗嗅觉障碍作为重点探索的课题之一,采用小剂量、短期口服强的松,联合中药验方“促嗅汤”,以及迎香穴位注射维生素B12药液、针刺鼻丘等方法治疗该病,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与此同时,工作室还在积极探索治疗嗅觉障碍的其他有效新方法,建立嗅觉障碍诊疗信息管理平台,希望在不断提高临床疗效的基础上,形成嗅觉障碍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
嗅觉障碍无传染性,无特殊易感人群。由于嗅觉障碍的临床诊疗仍是一个难题,因此预防嗅觉损伤非常重要。首先要尽可能避免有害物质(如化学污染、工业粉尘和药物等)对嗅觉功能的损害;积极预防感冒,及早治疗。除对症治疗外,注意多喝水,多吃新鲜水果蔬菜,增强抵抗力;对慢性鼻-鼻窦炎、鼻息肉患者,通过综合治疗,尽力根治;对于老年人,要注意保持营养均衡和适当的体重。
张重华(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终身教授、上海市名老中医)
李艳青(主治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