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一个部门“卡纸”,商标注册证全部断供,如此“低级”问题出现,难怪人们“难以理解”并有各种调侃与质疑。这些调侃的背后,是对慵懒散漫工作作风的讽刺,对有关部门履职能力的怀疑。
近年来,很多部门都为对接改革“最后一公里”付出了不小努力。拿工商管理部门来说,自《商标法》修订以来,为方便商标申请人注册,就已经做了大量工作。
然而,流程优化从来都需要系统推进。如果仅仅是降低了注册门槛、简化了对外流程,却没有降低内部的协调沟通成本,改变部门推诿的工作机制,只会导致“采购环节手续繁琐、部门衔接不畅”。我们都说,要打通政策落地的“最后一公里”不容易。事实证明,假如缺乏责任意识、服务意识、问责意识,薄薄一张纸也可能成为“最后一公里”的障碍。小处不改,必耽大局,老百姓也就难以真正从简政放权中受益,良性的行政服务生态也难以确立起来。
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惠及民生、盘活市场的红利政策还会相继推出,但改革要顺利推进、政策要切实落地,对执行环节与配套工作是一个重大考验。既需要吃透改革精神,更需要不折不扣,打通并确保“最后一公里”乃至“最后一米”的通畅。(何鼎鼎 刊今日人民日报 本报有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