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对一个人来讲,当然书读得越多越好,你的孩子不能停止在绘本阅读上,他要慢慢过渡到文字书的阅读上。一个小孩最后的语言能力,是通过文字书的阅读才能够达到理想状态,这是毫无疑问的。图画书给予孩子的并不是他的语言能力。如果孩子在文字书也在看的情况下,依旧语言能力令人不满,则要看看选的书如何?对图书品质的选择是不是出了问题?孩子拿到的书是不是非常值得孩子读的书?天下的书太多了,如果书的品质很差,语言也很差,这样的书,既便看得很多,也没有作用的。
Q:孩子10岁了,总是喜欢读一些冒险类、科幻类小说,其他的不读,对于孩子读书的类型需要有所约束吗?作为“阅读偏食”家长又该如何引导?
A:小孩的读书阅读是要选择,不可以把百分百的图书选择权利下放给孩子,我们不能搞儿童中心主义,也不能搞极端的儿童中心主义。在读书的问题上,家长要有主导权,孩子读什么书,家长要有主要意见。如果孩子一味地读这种书,他的阅读生态是有问题的。就像吃饭需要营养的均衡,“阅读的偏食”对于孩子成长不利。所以要想办法引导小孩,在读这些书的同时,还要对其他书产生兴趣,更加广泛地、立体地阅读,才有利于身心健康的发展,才有利语言能力的培养。
Q:现在儿童90%都在读国外引进的绘本,欧美日本的居多,无形中加深了对国外传统和文化的渗入,请问这样是否也有弊端?可否多多介绍一下关于中国的传统和经典的绘本?
A:绘本的国外文化渗透真的不是很厉害,绘本表达的是普世价值,没有太多的民族的文化特点,对小孩的文化渗透不是很明显,这和成人文学还是有差异的。中国的原创绘本是刚刚兴起,过去所谓的连环画,不具备今天的绘本意义,但是现在毕竟出现了很好的原创绘本,比如彭懿先生、朱自强先生、梅子涵先生的绘本已经达到很高的水平。
Q:曹老师,您的作品大多带着点悲伤色彩,主题也稍微有点沉重,我作为家长是喜欢看的,但不知道适不适合小孩子读,他们能不能接受,比如您的《纯美系列》绘本适合多大年龄的孩子看,对于孩子来读是不是稍沉重?
A:想问这位朋友一句话,《卖火柴的小女孩》沉重吗?够沉重了吧!可是你的孩子有必要看这本书?读完以后,又会怎么样?结果是可以看到的,可以读,而且效果很好。
我们有很多误解,都说今天的小孩学习很苦,不快乐,所以我们要给他们看快乐的文字。其实人不快乐的时候,看一些快乐的文字并不能解决问题,反而悲剧性的文字能够解决他的问题。
美学家朱光潜先生写过一本书,叫做《悲剧心理学》,看完这本书,我们就能懂得许多道理,悲剧反而能够解决我们悲哀的心情。就像是过去生活中非常苦的农村妇女,她喜欢看苦戏,看完苦戏后,她悲哀的心情反而得以释放,而喜剧是没有这个能力的。所以小孩可以看我这8本图画书,再说这8本图画书也不是都讲苦难的,也不都是具有沉重主题的作品。
(选自曹文轩在某亲子阅读微信群的分享记录,曹文轩:2016年国际安徒生奖得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