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们班第一个过生日的小朋友,带全班去了马术俱乐部;第二个孩子,父母包了儿童剧场演童话剧;第三个,去了五星级酒店,租了巨大的充气城堡;第四个,租了带大草坪的独栋别墅,请了公关公司组织会场,有小丑、主持人、舞者、烧烤派对……”
以上,摘自这两天在朋友圈疯传的一篇文章《爸妈默泪,幼儿园里的名利场》,这些用金钱包裹起来的生日派对被作者形容为“战争”。
没有人质疑文章的真伪,因为这样的生日会我们在朋友圈都见过。有人租游艇,有人包别墅,专业化妆表演,高端冷餐甜点,小寿星衣服换了一套又一套,比我们结婚阵仗都大。评论里最贵的一场生日会花费超过50万!
菜场幼儿园一定没有这样的问题,贵族学校或者国际学校才有。事实是,在富豪爸妈面前,这样的生日宴和奢靡无关,顶多算隆重,属于正常的社交往来。非要削尖脑袋挤入“上流社会”,鼓吹不输在起跑线的父母一早就该做好“被攀比”的心理准备。
值得讨论的是,我们一旦被卷入了类似“战争”,有没有不举白旗,又不至于打到弹尽粮绝依旧阵地失守的办法?
说说我身边朋友操办的几个生日会——
在中科院工作的爸爸找同事来给孩子讲故事讲科学,从事医务工作的妈妈请朋友组织游戏、教习急救知识,寓教于乐,深入浅出,孩子玩得尽兴,学得也开心。家长的私人资源被合理利用,简单的聚会形式却有了丰富的内涵。
另一个妈妈,买下玩具展示厅缝满了布口袋的皮卡丘人偶,让每个孩子在一个口袋里放上自己的心愿卡,相约3年,每年都回到这里,看看愿望实现了吗,自己长大了没?花费不算多,却让人印象深刻。
还有一个妈妈,把操办生日会的任务全权交给女儿,给定预算总额,要求女儿作出完整的聚会项目流程和具体预算清单,真正让我的生日我做主。
华盛顿儿童博物馆上的格言说:“我听过就忘了,我看见就记住了,我做了就理解了。”生日会,如果能让孩子们有所理解,有所收获,难道会输给豪掷千金的所谓“高洋上”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