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2: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7年06月27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探 视
宁 白
  宁 白

  去年,女同学的一位同事病危,杭州正遇“世纪寒潮”。大雪纷飞,气温骤降,老人与孩子都躲在家里避寒看雪。这位女同学却执意要冒雪前去探视。回来时,在路上摔了一跤,结果在家里躺了好几天。孩子怨她:你六十岁的人了,为什么就不能等几天去?她说:等几天,人可能就没了!当年,我们相处这么好,不去见他最后一面,我的心里怎么能过得去?

  餐聚时,女同学说着这事,大家都安静了片刻。这过不去的情义,是善良的本真,是最单纯的牵挂。如果有同事朋友,对你情真意切,当他离开这个世界时,你不去见一次面,告一次別,你心中的自责可能是终身的。

  有人说,大街车水马龙,社会人来人往,皆为趋利、逐利、谋利,古往今来,没有什么不同。看那些纸醉金迷的狂欢,揭开那些尔虞我诈的阴谋,你真会感觉,这世界是物质的天堂。在熙熙攘攘的人群里,究竟有多少不为谋利而匆匆行走的脚步?

  这样的问话,不仅餐桌上无法讨论,无论何时都难以回应。这勾起我幼年的一件有关探视的事情。

  我十来岁时,奶奶八十已过,行走不便了。那几年,每到大年初一,早上,我去向奶奶拜年后,她便要我去看一位卧床已久的老婆婆。我不知道这位老婆婆与奶奶是什么关系,但我乐于前往。老婆婆的家离得不远,走出我家后门,在一条弹硌路上转一个弯,就到了。每次走近她床前时,她总会从身边一个铁盒子里,拿出花生、香瓜子和水果糖放在我新衣服的口袋里。她已经很老了,脸庞削瘦而苍白,阴暗的小屋里很冷。我呆不了几分钟,见口袋装满了,便很快逃回了家。跟奶奶禀报,总见到奶奶宽慰的笑,还会再赏我一点好吃的东西。奶奶的笑容和她再给我口袋里塞那几颗糖,让我知道,奶奶看重这件事。

  后来,我问母亲:这位生病的老婆婆是谁?母亲说:是奶奶年轻时一同从乡下进上海的老乡。那时,这位婆婆能干,给了奶奶不少帮助。让你这个大孙子春节去向她拜年,是代表她心意的。

  长大后,每当春节,我仍然会想起奶奶给我的这个使命,想起老婆婆苍白脸上的一丝欣喜,我的心头便有暖意掠过。

  老同学风雪中的脚步和奶奶让我代她向老婆婆拜年,是她们情感的一次表达,避免这样的情感被堵塞在自己心里。这是良知对心灵的调节,与物质无关。即便在物欲的疯狂下,这种良知的调节也还在静静地进行,它们抵御了物质的全面侵蚀,使物质和情感保持了某种平衡。

  一位同样发出过“为什么要去看他”疑问的人,听了我讲的故事后,告诉我:他们这样的情义探视,也是自身一种心愿的了却;甚至不妨说,也是为了自身的心灵安慰。

  这恐怕也对。然而,这样的心灵安慰并没有利益的杂质,这是情感的纯粹。为情义而心里过不去,这是一个美好的心灵羁绊,跨过去了,便心享情义的清纯和高贵。无论你年轻还是耄耋,这会让你终身自赏而別人无法看到的心灵风景。

  其实,在街市,看到这样的身影,每个人都会心存感动的吧。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评论/随笔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上海新闻/新民邻声·热线
   第A10版:新民邻声·话题/综合新闻
   第A11版:财经新闻
   第A12版:社会新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长三角/中国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文体新闻
   第A18版:文娱/文体新闻
   第A19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20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21版:夜光杯
   第A22版:夜光杯
   第A23版:阅读/连载
   第A24版:阳光天地(230期)
   第A25版:新民健康/健康+
   第A26版:广告
   第A27版:新民旅游
   第A28版:出行优荐/新民旅游
   第A29版:新民旅游/别处风景
   第A30版:旅游资讯
   第A31版:旅游资讯
   第A32版:旅游资讯
   第A33版:旅游资讯
   第A34版:旅游资讯
   第A35版:旅游资讯
   第A36版:旅游咨询
   第A37版:旅游资讯
   第A38版:旅游资讯
   第A39版:旅游资讯
   第A40版:旅游资讯
   第A41版:旅游资讯
   第A42版:旅游资讯
   第A43版:旅游资讯
   第A44版:旅游资讯
人人都需要治疗
探 视
善于引导 乐于指导
“东方美人”
山南:美得让人窒息
一张转账支票
新民晚报夜光杯A22探 视 2017-06-27 2 2017年06月27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