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的午后,我应约参加一个很小型的茶品会,虽不太懂茶,茶龄也不算短,想来茶品会应该大同小异,不会有什么惊艳。
去了才知,主讲人竟是“东方美人”第四代传人;更没想到还是个90后小伙。小伙一脸的稚气和谦恭,一开口就拉近了我们之间的距离。
接下来,我被他的讲述关乎茶叶的所有事震撼到了,“东方美人”竟有着神奇又美丽的传说。许多年以前,有位台湾茶农发现茶园的大部分茶树被虫咬了,叶子上留下许多斑点,有的叶子还卷了起来。茶农心有不甘,还是把这些残缺不全的鲜叶摘了下来,如常加工成乌龙茶。他忐忑地把这些茶叶送到茶市,茶商试喝发现,茶味甘醇甜美,有种特别的清新果香和蜂蜜香,于是竟悉数高价收购下来。茶农窃喜,逢人便炫耀。邻里乡亲根本不相信,认为他在吹牛编故事,因为客家话里吹牛叫作“膨风”,于是“膨风茶”的名称不胫而走。
还有一种说法,英国茶商将“膨风茶”呈给维多利亚女王,冲泡后发现这茶果然与众不同,茶叶在杯中上下翻动,如仙女曼舞,伴着叶子轻盈舞动,暗香浮动,女王连连称赞,遂赐名为“东方美人”。
无论真假,这传说神奇且趣味。在小伙惟妙惟肖的讲述中,身心得到愉悦。然而这茶的独特品质,是被小虫咬出来的,实在妙不可言。
小虫叫小绿叶蝉,因为个头很小,呈浅绿色,躲在绿叶中很难被发现。茶叶被小绿叶蝉咬了之后,会释放出一系列香味物质,经过深度氧化的乌龙茶工艺,就形成了“东方美人”独有的味道和气质——果蜜香味。
这个过程说起来简单,但要形成优质的“东方美人”,必须经过相当复杂的过程:让小绿叶蝉出没就不能给茶叶施农药。所以“东方美人”的成本很高。高品质的“东方美人”自然是待价而沽了。
在听品中时间缓流,在欣赏体悟中时光变得美好。小伙从小在茶山茶园长大,因为爱茶每次制作时都挑选最重最难最精细的环节做,常常昼夜劳作,经过19个小时的漫长过程,才做出一款好茶,按小伙子自己的说法,就是想做出一杯给自己喝的茶。
欣赏着“东方美人”黄澄澄、晶晶亮,又清透的颜色,品着醇厚甘甜的独特味道,仿若回到原生态的山坳茶林,熟悉的故乡小村,温暖的老屋,赏屋檐下袅袅飘转的炊烟,像骑着暮归的老牛的感觉,依偎着暖暖的乡情亲情,阳光、春风、温暖、芬芳、柔软、幸福,身心悉数被通透地洗涤了一把。
这就是“东方美人”带给你的,华丽平实,温馨温暖的感受。江湖不远,学问太深,“东方美人”原来是一款茶。术业专攻,学无止境,她不仅有个好听的名字,更有着厚重的茶文化内涵深蕴其中。
大自然是最有节操的谦谦君子,只要人们懂得呵护她,她就会奉献给人间最好的东西,“东方美人”便是这种尤物,能不爱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