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天网上看到有人吐槽,路遇一个骑车菜鸟,摇头摆尾前进路线呈S形。下面有人评论说,你难道不知,有许多姑娘,是自从有了共享单车,才学会了骑车。
我关掉页面,默默脸红了一分钟。没错,我也是那样的姑娘。
从小黄车可以用芝麻信用抵押金起,我才动了学骑车的念头。
大学里不是没学过,本硕两任室友的车都供我练过手,勉强可以前行,无奈见人就撞。校园里小情侣熙来攘往,撞情侣未免显得本人内心有点阴暗。到读研那阵,北区路是宽了,夜里一直骑到光华楼,绕着楼转圈。光华楼下妖风阵阵,新鲜了两日,就此永久晒了网。
十年过去,武功尽废。
直到今年,我才在朋友圈许下小目标,一定要学会骑车。教官团规模有点豪华,从“50后”爷叔到“90后”鲜肉,午饭后,一群人簇拥在竹影下,看我奋力绕着爱神雕像练车。同事说,小心骑到喷水池里。话音刚落,我就朝着爱神歪过去,车胎在触到水池边缘的那一秒,我终于捏住了闸。
学会骑车之后,有点明白我表哥当年刚学会开车的心情。据说他拿到驾照后,曾经很认真地考虑过是否跳槽去当出租车司机。他父母说他神经病,他说,就是手痒,分分钟要享受开车的感觉。我也是。路上见到小黄车,如遇亲人,地铁站到家步行不到10分钟的路,也蠢蠢欲动思虑找辆小黄车骑一骑。当然,这种念头,是只在免费骑车日才会活泛的。
检验车技的时刻终于到了。几个青年同事组织去影城,周五,小黄车惯例是免费的,一人一辆,大部队浩浩汤汤往影城进发。每到路口吃红灯,我就露了怯,远远地停在后面。我起步水平特别差,后车一催就更慌,有时干脆就推车步行过路口。几个路口下来,渐渐就脱离了大部队。
此时已经转到复兴路上,悬铃木葱茏,我却无心赏玩,只顾奋力追赶。路途寂寥,生出几分千里走单骑的悲壮。再往前,看到熟悉的身影,各各歪跨坐骑,斜在路边聊天。我一脸油汗踩过去,他们只懒懒地笑:“等你好久了。”
在大部队的裹挟中,一点点重拾自信。偶尔运气不错碰上绿灯,跟着同行畅快骑过路口,女同事就在身后怪笑一声:“恭喜你过街了。”
到番禺路口等红灯时,我谦逊地依旧落在后面。绿灯亮起,起步,出乎意料地顺利,骑过路口,心里愉悦地默默哼起歌,南风拂面,自觉像个元气少女。可是,同行怎么一个不见?极力前瞻,连女同事摇曳多姿的宽檐草帽都杳无踪迹。踩踏板的频率加快了,掉队的惊恐压倒了一切,更大的惊恐是,我不识路。
手机在此时响了。
应该庆幸没有把手机调到静音,还应庆幸我明智地决定把车停下来接这个电话。电话那头,女同事焦急万分:“你人呢?”
待原路返回到先前的路口,迎接我的是一阵哄笑。原来一转弯就是目的地。
还是晚节不保。
现在我已经可以骑车上班了,虽然过路口时还是惶恐。
有天我独自骑车上班,午饭时痛心疾首和女同事抱怨:“今天居然不是免费日,害我无奈充了10块钱!”女同事给我一记毛栗子:“你还好意思讲!不付押金不充钱,一毛不拔骑到现在。”我说:“我算得是勤俭持家的典范吧?”女同事说:“你这叫‘做人家’!”
结果转天,女同事就因为没有领到小黄车的七天免费券,打电话向客服哭诉。客服未曾怜香惜玉,以至于女同事做了一天的祥林嫂。
原来“做人家”这种事,是会传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