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起,上海市总工会计划用10年时间培养选树1000名“上海工匠”,打造一支与加快上海建设科技创新中心和实施“中国制造2025”要求相适应的高技能人才队伍。去年产生了首批88名“上海工匠”。
2017年“上海工匠”参选人群不受年龄、性别、学历、职级、职称、技能等级、工作年限、荣誉基础等条件限制。据统计,共有767名职工参与到市级层面“上海工匠”选树活动中,人数较去年同期增长32%。其中,通过申工社APP个人自荐渠道申报“上海工匠”的人数达到了180人,比去年增长了27%。他们中有3人通过层层考验,最终获得“上海工匠”殊荣。
今年诞生的94名“上海工匠”,涵盖电力、钢铁、船舶、航天、汽车、通信、建筑、交通等多个领域,并呈现出产业及行业覆盖面广、一线普通职工占比高、技能水平高、创新能力强、文化程度高、党员比例高等诸多特点。
从年龄上看,“上海工匠”的平均年龄为46岁,相比去年小了3岁,年龄跨度从30岁到63岁之间,平均工作年限26年。从性别看,女性10人,占11%;男性84人,占89%。从岗位性质看,普通职工69人,占73.5%;专业技术人员25人,占26.5%。从业务技术水平看,94人中有高级技师50人,高级职称30人。从所在企业性质看,非公企业职工占总人数的24.5%。另外,当选工匠中还有8名农民工,占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