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泗水艺苑
     
本版列表新闻
     
2014年02月25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寒山寺与枫镇大面
孙萌琪
  年末岁尾,说到新年钟声,人们自然想到唐代诗人张继那首千古传诵的《枫桥夜泊》和寒山寺。

  寒山寺位于苏州市西距市中心约5公里的枫桥镇上,是苏州名胜古迹之一。寒山寺大殿上有一块青石碑,碑上刻有“和合二仙”,一名寒山、一名拾得,一个手捧竹箆盒,一个手持莲花,相视而笑。据载,寒山为唐高僧,居天台唐兴县寒岩;拾得为天台山国清寺厨中苦行僧。寒山经常往返国清寺与拾得交友,好吟词偈、布衣木履,人莫识之,闾丘胤出宗台州,入寺拜见寒山、拾得二人。二人连臂走出,闾丘胤复往寒岩谒问,后缩入岩穴中,其穴自合,采其遗物,于林间屋壁得诗三百余篇,名曰《寒山集》。

  又据传,寒山在出家前曾经人介绍与一位住在青山湾的姑娘攀上了亲,但这位姑娘早与拾得认识,而且感情很好。当寒山知道后,为了成全拾得的婚事,就毅然离开家乡到苏州枫桥结草立庵苦修行。拾得发觉后,也决定离开姑娘去寻找寒山,途中为了图吉利,顺手去池塘采莲花一枝,经过长途跋涉,终于找到了寒山。寒山看到拾得的到来,手捧盛着素斋的竹箆盒迎了出来,两人相会,相视而笑。后来就开山立庵,取名“寒山寺”。以后拾得传道,东渡大海到了日本。因此在日本有个拾得寺,中国苏州有个寒山寺。“和合二仙”象征着团结友爱,以往苏州民间婚嫁均挂此轴像,日本客人来苏州喜欢游览寒山寺,也与这个典故有关。

  寒山寺在国内外负有盛名,但对其所在地枫桥镇上妇孺皆知的“枫镇大面”,外地游客了解的却不多。

  苏州人吃面颇为讲究,除讲究时令外,顾客根据自己的口味需求选择有硬、烂、汤、拌几种。汤有宽汤(多)、紧汤(少)、重青(葱蒜多)、免青(不要葱蒜);拌有冷拌、热拌等。在肉浇的选择上也是多种多样,如去皮捡瘦、五花、硬膘等。而鉴别面的质量,主要在汤汁上,因此,吊汤是重要一环。

  枫镇大面以其汤汁澄清,口味鲜美清香,面肉酥烂爽嫩、肥而不腻、入口而化、不失形而闻名,至于它的来历,却有一段传说。

  相传太平天国年间,枫桥镇有兄弟俩合开一家小面店,他俩嗜赌如命,却每赌必输。有年夏初,赌得连买酱油的钱都赔光了。兄弟俩就想办法用盐、鳝、酒酿等吊汤,把红汤改为白汤。由于汤鲜清香,受到吃客的欢迎,营业也因此大振。于是,兄弟俩索性就正式称它为“枫镇大面”,又称“白汤(不是乳白)面”。这虽说是一段历史传说,但枫镇大面汤汁澄清,面、肉浇均是白色,食之清香可口,故而备受欢迎。孙萌琪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古镇新闻
   第03版:社区瞭望
   第04版:在党旗下
   第05版:专版
   第06版:生活指南
   第07版:古镇轶事
   第08版:泗水艺苑
兔子花香迎新春
寒山寺与枫镇大面
蟹糊皮
少抱怨收获友谊
诗词欣赏
烂桔子
八骏图(国画)
提篮买菜养生乐
从“忘洗口袋”说起
古镇泗泾泗水艺苑08寒山寺与枫镇大面 2014-02-25 2 2014年02月25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