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社区广角
     
本版列表新闻
~~~楼组长青黄不接,竞选业委会委员却人气爆棚,徐汇一居民区巧法化解自治岗位冷热不均的尴尬
~~~楼组长青黄不接,竞选业委会委员却人气爆棚,徐汇一居民区巧法化解自治岗位冷热不均的尴尬
~~~楼组长青黄不接,竞选业委会委员却人气爆棚,徐汇一居民区巧法化解自治岗位冷热不均的尴尬
~~~楼组长青黄不接,竞选业委会委员却人气爆棚,徐汇一居民区巧法化解自治岗位冷热不均的尴尬
~~~楼组长青黄不接,竞选业委会委员却人气爆棚,徐汇一居民区巧法化解自治岗位冷热不均的尴尬
     
2014年08月20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小岗位也有大讲究
楼组长青黄不接,竞选业委会委员却人气爆棚,徐汇一居民区巧法化解自治岗位冷热不均的尴尬
  高龄楼组长即将第二次退休,身边的邻居们却无人愿意接班;业委会“业务繁忙”,许多居民却争破了头想成为“班子成员”……在部分居民小区,这两大基层自治怪象常常令人十分困惑,让居委干部无计可施。如何平衡物业、业委会与居委会“三驾马车”的关系,营造和谐的社区氛围,徐汇区天平街道一居民区做了有益的尝试。

  楼组长空缺

  居委干部发愁

  位于市中心的某新建小区有两栋高层住宅,每栋住宅都有百余户居民,但一年来,仅有两位老年人担任这里的楼组长,且其中一位年过七旬的楼组长已多次向居委主任表达过辞职的意愿。

  为了找到老组长的接班人,居委干部曾于近期挨家挨户地进行走访,并以可参加评优等条件来吸引楼里的低龄老人接班,但都无功而返。

  对此,一位曾受邀出任楼组长的老人对记者说:“现在居委会对楼组长的工作要求有些苛刻,小到参加邻里纠纷的调解工作,大到劝说其他居民参加各类社区活动和参与创建特色楼组,都不是容易的事。”而另一位受邀老人则表示,他退休前在国企担任中层干部,楼组长一职有点不合他的“身份”。 

  业委会的位子

  “热”中有难

  与楼组长乏人问津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业委会成员的位子却成了“香饽饽”。在市中心一个以多层住宅为主体的小区里,自我推荐担任业委会成员的居民不下30人,在个别小区,为了争夺一个业委会委员的位子甚至还会发生争执。

  同是服务居民大众,冷热程度何以如此不均?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居委干部透露,这其实与利益撇不清关系。“业委会成员的权力是很大的,比如说涉及停车位的管理收费、在居民区摆摊搞活动搞创收什么的,都要经过业委会的同意。大多数业委会成员能够恪尽职守,但也不排除个别人奔着其中的利益而去。”

  另一位居委干部则告诉记者,业委会工作事关全体居民的切身利益,所以不少居民都想加入业委会,但这一岗位需要由具备管理经验和空闲时间的人出任,不是人人都合适。“但一些热心居民并不理解这一点,有人甚至特意上业委会成员家找茬,比如去调查他是否有过楼道堆物等不良行为,部分业委会成员因此备感压力。”  

  多观察勤留心

  人才储备做到有的放矢

  怎样才能避免以上这些尴尬?记者走访了成功开展相关工作的徐汇区天平街道肇嘉浜居民区,其顺利推行各项工作的法宝就是居委会、业委会和物业三驾马车的“三位一体”,同时早作准备为各个岗位物色合适的人才。

  据介绍,该居民区的汇景苑小区共有6栋高层住宅,为照顾全体居民的利益,每栋楼都拥有1到2名业委会成员。居委会治保主任作为列席代表参加业委会例会,以便及时确认业委会计划落实的举措是否合理合法。而业委会也和负责该小区物业工作的同涞公司在主动发现并解决居民需求的问题上达成一致。比如,若有老人突发病症,小区保安会第一时间赶到并送老人就医。这些工作大多需要多方协调配合,一旦“三位一体”便可大大减轻楼组长的工作压力。

  肇嘉浜居民区党总支书记郭云表示,为后备队伍进行“人才储备”也是他们工作中的一个重点。“平日的工作中,我们会特别留意哪些居民乐于助人,哪些居民有这样那样的才能与特长,哪些居民适合做哪些工作。这样一来,在人员交接时就能做到心中有数。”

  (本文摘编自7月15日《上海老年报》01版 记者 程峰)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社区广角
   第03版:争创全国文明城区专版
   第04版:家园建设
   第05版:特别关注
   第06版:欢庆八一
   第08版:先进表彰
   第09版:社区党建
   第10版:为您服务
   第11版:梧桐树下
   第12版:文化新闻
小岗位也有大讲究
家中无人燃气泄漏 居委干部速排险情
小区停电惊险 电梯停运惊魂
“勤”“情”是她的工作准则
天平社区又添两位百岁老人
天平家园社区广角02小岗位也有大讲究 2014-08-20 2 2014年08月20日 星期三